为感受千年古村落的独特魅力,探寻乡村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7月28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聚焦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队员来到杭州富阳东梓关村感受其地域与时俱进的村庄文化。
粉墙黛瓦里的新民居文化
东梓关村被誉为“现实版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调研团队员走进东梓关村,便立刻感受到这里浓郁的水墨江南气息。队员们欣赏着粉墙黛瓦,见长的檐口,看到乌色屋顶、白色墙面与不远处的一片青草田地相互映衬,显得尤为和谐,止不住地感叹“这种设计也太美了吧!”
东梓关村将自然元素与粉墙黛瓦巧妙融合,在现代社会中,使江南民居“重获新生”,散发了水乡建筑无与伦比的魅力。东梓关村的罗书记向队员们介绍到当时村庄联系了专业的设计团队来设计建造民居,设计团队提供了四套设计方案,与村民进行了多次的协商讨论,最终选择了新杭派民居的设计方案。
队员们在新民居间穿梭发现了许多石库门、人字坡和木板墙等传统江南民居才会出现的样式。精致的细节,雅致的水墨风格使民居所散发出独有的温婉气韵。队员们漫步在其中,小声地讨论着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不住地啧啧惊叹。队员们从一排民居边走过,许多人家的门口都摆放着民宿的标识,队员们发现不少迁入新民居的村民都开始利用新民居办起了民宿。这些民宿有的院子中种满了姹紫嫣红的花草,有的推门出去就能够望见粼粼流光的富春江景,每户民宿都有其自成一格的特色。
队员们走进一家民宿,就能够看到民宿中的游客坐在一张桌子前谈笑风生。队员们向一名民宿老板询问,了解到东梓关村江南水乡的特色民居文化在近两年来的创造与利用拓宽了村民收入的来源,促进了村民收入的提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扎根于心的乡贤文化
队员们顺着青石板路来到了村史馆,队员们进入馆内,望见满墙的历史资料,对于这座人文底蕴深厚的村庄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东梓关始建于南北朝,已经有1500余年的历史,队员们于馆内四处参观着文物和介绍,馆内还珍藏着许多记载着东梓关历史的古籍复刻版,记录着东梓关的前世今生。队员们从这些资料中不断深入了解着东梓关村的历史由来、姓氏变迁、古村影像以及乡风民俗等。
队员们还发现了一位老人同样也在村史馆中,老人是村里的一位退休教师许老师,许老师告诉队员,“年初受疫情影响,东梓关村庄出于安全考虑采取了封村的对策,有250名村民主动报名志愿者,还向村民免费发放肉菜。”正是全村上下浓厚的善文化才使东梓关走到今天。
队员们走出村史馆,不远处便能够在新式民居处看到一家书画院,里边摆满了村民们的书画作品,这是村民主动组建的书画协会,属于村内乡贤联谊会的一个小分会。队员们在其中静静欣赏这书画作品,其中的山水画充满意境,书法中的字体或娟秀温婉,或结体工整,“村民们居然蕴藏着如此深厚的文化素养。”队员们不住地感叹道。这些作品大多都是与东梓关相联系。东梓关以乡贤文化创造了美丽人文,将乡贤文化牢牢地扎根在东梓关的土地上。“一个村庄文化的传承对于村庄的持续性发展真的是太重要了。”队员蒋宇辰止不住的感叹道。
各色各式的休闲文化
东梓关村同样有着中医文化底蕴,队员们走进东梓关村知名的安雅堂。队员们从资料介绍上了解到东梓关的安雅堂是富阳中医骨科文化的发源地,著名中医骨科传人张绍富先生曾坐诊于此。
队员们走进安雅堂对于墙面上摆放着的一罐罐中医材料充满了好奇,一旁注释着中医理疗的知识,队员们对照着一旁的资料仔细研读着。馆内还介绍了中医正骨、樟树皮治疗骨伤等富阳中医骨伤文化的特色,队员们应接不暇地看着神奇的中医知识,并互相讨论着,为神奇的医术而声声称奇。
队员们穿过青石板来到江边,不少村民和游客都在垂钓,江面远处飘着几只帆船。“东梓关江鲜很有名的,这里的鱼啊都很新鲜的嘞。”一名戴着遮阳帽和墨镜的男游客扯着鱼竿向队员们说道。一位戴着草帽的村民大叔也抬起头看向队员们说“我们这有句俗话叫‘富春山居图游出的鱼,春江花月夜捞起的鲜’”,队员们从村民大叔口中了解到富春江江鲜大会,在国庆期间开展,新鲜捕捞的富春江江鲜即刻烹饪上桌,扩大了整个村庄的知名度,极大推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
此次的东梓关村之旅,让调研团的队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深入的思考。“时代发展不断推进,相信注重文化的扎根与建设使东梓关村不断地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开创新的发展方向,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长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