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由樊汉奇、邹强同学组成的“启为创新”调研队,在武汉开始了我们的暑期实践之旅。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为武汉昙花林古街区,希望借此古街来进行此次暑期实践的第一站,通过调研古街文化与采访长驻与此非遗传承人以此来探究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探索得到某个非遗的创新发展对其他非遗是否有借鉴意义,但在我们调研开始之时,我们却得到当头一棒。
图为昙华林街道。启为创新团队-樊汉奇 摄
在我们走访昙华林著名汉服制作及传统武功非遗传承人范老师时,没等我们自我介绍他开头却问了我们几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非遗?难道非遗仅仅只是那个产品,一个东西?你们目前学了什么非遗?”支支吾吾、支支吾吾,我们难以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每天是把非遗挂到嘴边,却很难真真切切的触碰每个东西,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篾扎风筝,它的每个竹竿每个编扎技艺都是有灵魂的,非遗其实不是在于它的实体,而是是他的制作工艺制作过程,它的文化内涵,它的历史变迁与改革,这些都是非遗,而你们年轻人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非遗的真正意义所在,最终还是停留在表面的事物上”。
图为昙华林非遗传承人范老师 。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如实,他的这些话可谓是点醒了我们,我们之前虽然对非遗做了不少功课,但是它的实质性的意义我们能阐述的还是很少。现在我们在语文课本上,每本书几乎都有介绍中国的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但是真真切切的能进入每个学生心中并且真正愿意去接触它去传承他的人又有多少呢?首要的原因在于青年这一代今日很少能亲身去触摸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可能仅仅停留在视频图片以及文字上,即使是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馆也很少去关注,更不用说去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亲身看到一件件工艺品做出来的过程了,面对课本,当我们很难去理解它的艺术和灵魂时,再绚烂的文字最终也会渐显夸张。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更有甚者,“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商品化的过程、去神圣化的过程、从文化常态中剥离的过程。没有经济利益的冲动,有多少人会从文化本位上关注“非遗”?
对与国家政府而言,非遗的宣传力度是有的,但是真正的对青少年的影响力还并不足够,首先大家对非遗还是停留在落后且效益不大的印象中,再者,他们还是无法很好的去体验它,去感受它,触碰真正的艺术品,理解他们的灵魂的根源,发现它们的美的所在。
所以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当代的这些年轻人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产生兴趣,这是一个推动非遗传承的重要一环,而作为目前社会中“讨伐”最为严重的一代,我认为学校的所做工作的最为关键,如何引导青少年去发现非遗技艺的美好,比如说请到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比如开设非遗技艺的兴趣课,甚至说能够开设关于此方面的活动或者比赛,而这些都是可以促进我们去学习它们的意愿的,但是,目前的情况下来说这也恰恰也是我们所经历最少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7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