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黄金。近年来,社会对于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再利用相当重视,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2002年起,国家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坐落于汶河古渡周边的马庄镇吴新村积极响应号召,旧貌换新颜,道路两边整齐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8.14日午后,乡约锦秋实践团队员公文静再次来到乡风文明村容美的马庄镇吴新村,继续探寻这座赏心悦目农家院的奥秘。穿梭于吴新村的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我们的队员转了好几圈发现,这里有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却唯独没有垃圾桶。“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村民把垃圾倒在自家院子里?如果真的那样,这个村子岂不是徒有其表?”带着这份疑问的队员,询问在马路两侧乘凉大爷大妈。大妈笑呵呵地讲道:我们村里就是没垃圾桶,但是我们也不把垃圾倒在自己家里,那多有味道呀。我们每家每户都有垃圾袋,平常的垃圾会投放到自家垃圾袋里,到了晚上,凉快的时候,我们就去村里统一的处理站扔掉。
解决了扔垃圾的问题,实践团队员公文静的心里还是有一层阴霾,为什么不在村子里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垃圾桶呢?那不是更方便一点儿?针对这个问题,实践团队员再次来到吴新村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负责人耐心解释道:之前我们设置过垃圾桶,发现因为村子房屋之间联系紧密,不管把垃圾桶摆放在谁家附近,都会有反对的声音。而且垃圾桶夏天容易有味道,也会存在垃圾满溢的现象。所以我们就在村边的一侧放置了垃圾集中处理站,垃圾桶分为不同颜色,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听到这里,我们实践团队员才松了一口气。经过调研,队员还发现,可能开始很多人不习惯用垃圾桶,更不习惯把垃圾倒在那么远的位置,他们习惯于将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河边,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为解决这个问题,吴新村按照热爱家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生态绿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卫生整洁等十项要求,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民中存在的陋习搬上大喇叭进行曝光,让村民在收听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村民也就适应了这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方式。
走进吴新村,在这里,你丝毫感觉不到内地农村贫穷落后的气息,一种整洁、气派、清新的感觉簇拥着你,迫使你急切地去欣赏它的娇容,领略美丽乡村的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8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黄浦江的晨雾尚未散尽,“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已踏着外滩的晨钟,叩响了曲园人在东海之滨的精神原乡。甲辰年腊月,这群身着藏青色校服的青年如同七十年前初代学人背负书箧南下……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当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青砖黛瓦,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的飞檐斗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甲辰年腊月初一,“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圣殿的朝圣之心,踏……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和煦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1月11日,这群怀揣着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学子,踏上了探索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教师博物馆的旅……
卢奕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为了探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曲园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1月13日与曲阜师范大学上……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带着对校友的关切与对校史传承的使命,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2025年1月11日上午,拜访了曲阜师范大学上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孔子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形式,深入探寻儒家文……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在校友之家开展了一项颇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