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8月4日,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实践团队5名成员先后前往上海市浦发集团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开展实地调研,旨在了解上海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和特色。
前期踩点
团队首先在上海进行踩点,在对上海人民的居住环境进行观察后,发现上海的环保工作做得很到位,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很强,不管是大型商场还是小货铺都设置了分类的垃圾桶。接着,团队来到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进行了体温测量和登记后,相关部门的人员接待了团队成员,热心接受了团队的采访。经过一番交谈,成员们了解到上海的垃圾分类处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分类体系,不仅确保源头上的的分类收集,还保障在中间环节和末端垃圾都能分类进行运送和处理。在末端环节,上海政府还建设了焚烧设施和垃圾处理厂来保证垃圾处理能力。另外,为了增强垃圾车的辨识度,上海所有垃圾运送车辆上都喷涂了最新的标志和标识,便于向市民开放监督。
图为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中期调研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上海浦发集团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这是国内第一个日处理千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生活垃圾发电厂,也称为垃圾焚烧处理场。发电厂内还有一个可以参观的多功能模型展示厅,厅内有等比例缩小的厂房模型,在这里可以看到模型演示了变废为宝的过程。团队成员通过询问工作人员得知,在大件垃圾处理站开始运作之前,不少市民会把一些大件垃圾到处丢弃堆放,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为加快垃圾处理终端建设,补齐设施短板,集团建立了大件垃圾处理站,每小时可处理垃圾量50~70立方米的垃圾,实现大件垃圾高效的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图为上海浦发集团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
总结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对当下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上海垃圾处理的前进方向是持续深化社会动员以及不断探索一个科技加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面对许多市民仍未习惯垃圾分类的现状,团队建议: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入普及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培训宣传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实施推广定时分类回收,在垃圾回收箱标明分类与回收时间标志。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这是200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专家拉基斯提出的著名论断。当垃圾处理能够资源化,有效化起来。垃圾处理就既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清爽起来,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自然资源,对于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大有裨益。
数学科学学院美丽新世界——“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实践团队投稿
一审:薛立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3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