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以定西剪纸为例

来源: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作者:P.O.I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

兰州大学赴定西、庆阳市“非遗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

定西剪纸篇

剪纸艺人们按一定的尺寸剪出样纸,再将白纸浮在一块平整的湿木板上,白纸上附上样纸,然后将木板倒置用以烟熏,剥掉样纸后便完成了定西剪纸的经典样式之一——板帘子。这种黑底白花的剪纸和以彩纸剪成的云头飘带,经常被定西人民贴在厨房内,放置在碗筷餐具的橱架边沿上作为装饰护帘。

剪若春风守根脉。

定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世代以来,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能工巧匠们汲取了大量的艺术精华,用剪刀丈量着陇中大地的旮旮旯旯,耕耘着厚重的黄土地层。在丰厚的民间艺术土壤中,勤劳的定西人民刻画着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描绘着生儿育女、描龙绣凤,创作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寓意深刻的剪纸作品。

景爱琴是甘肃文化界的妇女代表和非遗传承人代表,也是定西艺梅民间艺术文化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接受《定西日报》的采访时,景爱琴用一口淳朴的定西方言在镜头前分享了自己和剪纸的故事。

从7岁和奶奶学剪纸至今,这位80后的妇女已经手握剪刀,从事剪纸事业30余年。从小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她开始模仿、尝试创作,心中对剪纸的热爱生根发芽。20岁时,这位普通的农家女萌生了开剪纸店的想法。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家人把家里屯的粮食卖掉,换了3000元,又向亲戚朋友们借了一笔钱,帮助她开了一家剪纸店。

“我是属于那种做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的人,剪一件作品,是因为喜欢,才会融入其中。”从无人知晓到生意兴隆,是靠景爱琴一幅幅作品剪出来的。“在创作这个方面我也是一个外行,和普通妇女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太高的文化,有时候设计一幅作品,可能一天也想不出来。晚上睡觉会梦到自己在梦里画出来了,惊醒后就把梦到的场景画出来。”景爱琴在镜头前说道。

2010年,定西市艺梅民间文化艺术品公司创立,邀请附近村庄的农家妇女、失业者、残疾人来工作,以景爱琴为首的剪纸手艺人们手把手地教给她们剪纸的要领和技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景爱琴的努力下,十几年的时间里,艺梅民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从创建时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经营模式也从以前的小作坊转变为现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

“我们这边农村妇女特别多,大部分在家里带孩子,依靠男人在外面打工生活,我想给大家一个平台,让像我一样的农家妇女能来到我的剪纸艺术馆,教会她们剪纸,让她们能有一定的收入保障。”

“我想让更多的人用剪纸来讲故事。”景爱琴说。

2013年,安定区大坪剪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吸纳了60多名农家妇女走上就业道路,她免费培训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和失业农民7000人次,每年共创作10000幅以上的剪纸作品,带领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红火。

在接受《腔调》栏目采访时,景爱琴说:“剪纸,就是情感的一个艺术。我在设计剪纸的时候,就感觉我在设计一个人生。”

一位妇女,一把剪刀,口耳相传,师徒相授,代代传承,衍生不息。千百年来,定西剪纸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定西非遗文化的代表,是这座城市文明的象征。而在景爱琴眼中,剪纸不仅是自己潜心30年的热爱和谋生的手段,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更是她和父老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支撑。

(部分数据和材料来源网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云端筑梦,携手同行
一年一度的暑调开始了,不同于以往的三下乡活动,因为疫情我们改为了云端筑梦支教活动,我有幸成为了宣传员。古人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支教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以庆阳香包为例
非遗“软实力”,脱贫“硬支撑”兰州大学赴定西、庆阳市“非遗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庆阳香包篇甘肃庆阳,香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刺绣珍品,它以巧夺天工的精细手法、沁人心脾的天然香料…
问卷调查知民意:挑花形势向好,“非遗”传承可期
问卷调查知民意:挑花形势向好,“非遗”传承可期(通讯员:王小明宋婷婷李雨佳图片:宋婷婷)8月26日下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成员走进花瑶聚落草原村投放线下…
三下乡的支教日常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上午十点,结束上午第一节课后。向日葵实践组的刘盛老师便开始对刘邦盛同学的一对一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刘邦盛同学积极提问,勇于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刘盛老师细心辅导,倾囊相授。授人以…
不改挑花本色,发现时代机遇
不改挑花本色,发现时代机遇(通讯员孙晨晰禹立婷摄影宋婷婷)8月23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社会调研团成员采访了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廖小飞。廖主任先向成员…
关于三下乡活动有感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对三下乡的向往。记得大一上学期因为个人原因错过寒调的我,这一次暗下决心绝定不能再错过暑调。于是在得知暑调活动招新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准备着参加暑调的各项准备。经过严格筛选,…
肆意挥洒,青春汗水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我对三下乡的向往。记得大一上学期因为个人原因错过寒调的我,这一次暗下决心绝定不能再错过暑调。于是在得知暑调活动招新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准备着参加暑调的各项准备。经过严格筛选,…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四)——深化环境改造,促进生态发展
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四)——深化环境改造,促进生态发展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
智农时代:引领现代农业潮流
自二〇一八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将农业发展视作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以来,伴随着现代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探…
关爱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助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基石,现阶段,虽然我国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变,但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