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河南新县田铺乡特别强调,借助红色资源搞好乡村建设是一条合乎中国国情、当地民情的好做法。在建设红色乡村的道路上,浙江横坎头村、河南南街村、福建水尾村等一批先行模范村已经证实了搞红色乡村在中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发展前景的。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国红色乡村建设的出路,厘清红色乡村发展的基本逻辑,8月6日至10日,浙江工商大学“绘梦浙窗”调研团队来到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以南山头村为调研蓝本,在当地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交流,并给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建议。
倾听乡镇民生,汇聚文化认同
红色教育基地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利用好这份红色资源能够进一步强化大众的思想管理教育,灵活机动地进行红色文化宣扬,让大众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动态发展中建立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系。
调研队采取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南山头村以及抽取数个临近村落采访了当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村民,探寻村民的红色素养,以及对红色教育基地的看法,是否对与革命历史息息相关当地建筑抱有敬畏,是否常去、是否认同等。结果显示,南山头村村民对本地的革命历史了解相对较深,村中流传着诸多革命轶事。而对于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一事,村民们也大多持支持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将南山头村建设为红色乡村,是具有充分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基础的。
回溯红色印记,传承红色薪火
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队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南山头村附近的每一处红色文化资源,对南山头村的具体村情和目前面对的发展瓶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南山头村许主任介绍道,南山头村坐落于海拔高度 639米松山之巅,地处福建福鼎、浙江泰顺苍南两省三县交界之处,为原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中共鼎平中心县委驻地之一,1986年,被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区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革命老村,发展却接连受挫:村庄内50岁以下的占全村户籍人口总数的65%,青年本应较多,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再加上山区经济收入水平的限制,极大程度的制约了村庄餐饮业的发展,山路盘旋,农业生产运输不便,经济收入水平制约较严重。近几年来村子开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村庄内的红色文化得到极大的挖掘,让这一隐藏在深山里的革命战争时期老区村显现在大众面前,随着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村集体经济及村民们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同时随着周边兄弟村庄的来村学习、参观、交流,也进一步促进了南山头村与临县、镇各村的交流,在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同建未来发展
针对南山头村目前的现实状况,调研队与村委干部、镇政府干部、相关公益组织、当地革命老人进行了访谈与交流,力求凝聚各方力量与共识,共同为南山头村的发展鼓与呼。此外,调研队还争取到了校方的支持,在相关负责教师的认可下提出了校地合作、高校与公益组织合作的具体方案和建议,得到了乡镇干部、公益组织的热烈反馈。
在乡村智慧化方面,调研队提出,采用“互联网+宣传”的模式对南山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宣传,将智慧化引入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中来。相关数据显示, 近一年以来,“微博苍南”、“苍南发布”和苍南新闻网等网络平台不断做大做强,苍南县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自媒体领域活跃的民间网络组织,交叉粉丝量高达200万以上。县域层面的融合媒体的发展对南山头村的智慧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
许主任也对南山头村未来的智慧发展方向抱有很大的期待,他表示,尽管“互联网+”模式的构建需要长期部署,但“互联网+”模式能够真正打开南山头红色教育基地宣传的渠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体验,为当地发展开拓新的大好局面。
调研队认为,南山头村要实现从传统乡村到红色乡村的转变,必须实现5个“走向”:从项目开发走向生活方式体验、从硬开发走向软开发、从传统红军挺进师精神走向现代松山青年结合式精神、从线下宣传走向互联网+宣传、从传统展示型展馆走向智慧型展馆。打造温州苍南县第一个智慧型红色基地。
“浙南根据地,苍南井冈山,红色的印记,你是我的骄傲;你带领我们翻身作主人,幸福笑脸如栀花灿烂。”这是一首由南山头村青年许琪自发创作的公益歌曲《松山之歌》中的一段歌词,它真实反映了南山头村人民的心声,这里的人们为自己生活在一片英雄的土地上备感自豪。对于南山头村人民来说,将南山头村建设为红色乡村,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为了不让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就此蒙尘。
“伴随着中国梦想最强音,砥砺奋进建设幸福家园”这《松山之歌》中的最后一句歌词,唱响的不仅是南山头人民的精气神,唱响的更是红色乡村南山头的美好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