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追忆革命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红色传统文化,2019级测绘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特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让同学们在实践的同时,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8月1日起,2019级测绘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利用暑假的课外时间在安徽省内的各自家乡马鞍山市、亳州市、宿州市通过“云团队”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地点一:亳州市谯城区烈士陵园
实践队员王澳前往亳州市谯城区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参观前,队员对陵园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了解,了解到在这座谯城区烈士陵园中的烈士都来自亳籍及外地籍,共有1280多名有名字的烈士和成千上万个无名烈士。同时在不久,为了先烈们有个更好的安息环境,也为了更好的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谯城区区委政府在芦庙镇,又建了一座大型综合性烈士纪念陵园——皖北烈士陵园。为能更好地重温历史,进一步了解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梦想英勇奋斗的精神,由于谯城区烈士陵园中烈士墓大多都迁往皖北烈士陵园进行保护,队员来到谯城区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为队员进行详细、生动的解说,同时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事迹,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
初进陵园,映入眼帘的是高约12.8米的烈士陵园纪念碑,顺着纪念碑左转,是一个长约80米的碑廊,共由60块碑刻组成,碑文大多由张爱萍、滕海清等书法家亲笔题写。穿过碑廊,就是张爱萍将军题词的“芦家庙战斗胜利纪念碑”,该碑的侧面是滕海清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的碑文。据了解,此芦家庙战斗是由滕海清指挥的,且是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皖北的第一仗,它的胜利奠定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走出陵园,回首相望,看着这巍巍的纪念碑,向烈士致敬,献上小组人员崇高的敬意。许下誓言,我们要继承遗志,努力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青年,誓成国家栋梁!
活动地点二:亳州市蒙城县板桥集战斗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厚而博大,其形态和内涵集中体现在历史遗存的“人、事、物、魂”四大要素中。红色文化资源厚重,有名垂党史、影响深远的“人”和“事”,有数量众多、意义重大的“物”,有刻骨铭心、历史弥新的“魂”。于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蒙城县境内的板桥集战斗纪念馆、雪枫公园,了解彭雪枫将军的红色足迹,学习彭雪枫将军的“红色精神”,将彭雪枫将军的精神发扬、宣传和传承。
板桥集战斗纪念馆主要是为纪念板桥集战斗而建,再现了彭雪枫将军率领新四军四师在板桥集战斗英勇杀敌的情形、收藏了120多名将军的题字和一些战争时期的物品。这是我第一次去参观纪念馆,当我步入馆内时感到了震撼,当我看到板桥集战斗纪念碑那样高高屹立,就像革命先人的不屈的身体屹然挺立。纪念馆就像是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革命史书,记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且在现代的生活中一起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弘扬了革命传统、培养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
他们的“红色足迹”很高尚,他们的人格很崇高,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没有奖励,没有奖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成立了新中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振兴中国而奋勇拼搏,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前赴后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寻革命先烈的脚步,更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为红色文化,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全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红色资源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富矿”。
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私奉献,添砖加瓦。
活动地点三:宿州烈士陵园
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与发展,红色文化也随之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深刻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红色文化,成立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核心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全新的方式和方法,采用线上云组队与线下分工调研的方法,探寻自己家乡的红色文化。
幸福美好生活的背后,总有人负重前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所以我此次活动的实践地点选择了以烈士陵园为目的地。
进入雪枫公园,迎面的便是一个高大的白玉塑像,是由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主持雕塑的,往前走是一块革命英雄纪念碑耸立在前方。走入馆中,便能感受到庄严肃穆之感,是宁静更让我坚信了此行的意义。
纪念厅分为三个展厅,走入中厅也就是彭雪枫将军纪念厅,里面陈列的是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各种文物资料。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彭雪枫将军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称赞彭雪枫同志:“功垂祖国”、“中华民族英雄”、“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不朽的雪枫将军!不朽的雪枫精神!
来到东厅,东厅便是淮海战役纪念厅,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淮海战役历经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歼灭黄百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到第二阶段也就是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再到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至翌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
在西厅,革命烈士纪念展厅中,我看到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还有革命烈士的英名录,看到了英雄的人民,坚强的后方,在我脑海中一直难以忘怀的有那么一句话“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这里的每一张历史图片,每一段文字资料、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记录着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回望过去多少英勇的战士愿意舍弃他们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来换取光明。
活动地点四:马鞍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实践队员汪家乐、宁俊前往马鞍山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早在策划阶段我们就定好了前往马鞍山革命烈士看纪念馆参观实习的计划,所以我们便对纪念馆进行了基本的了解:纪念馆位于马鞍山市濮塘风景区王公山濮塘烈士陵园西侧。馆内陈列由前言、汇入革命洪流、奋起抗战、迎接解放、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五部分组成,计300余幅历史照片、100多件文献资料、10多件油画作品和雕塑作品、10多件烈士遗物,全面反映了马鞍山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战斗历程。馆内的烈士英名录共收录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120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120人,建国后革命烈士282人,是马鞍山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基本的了解情况之后,我们便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在马鞍山市队员成功碰面后,便立刻选择路线前往实践地点。经过漫长的公交车之旅,我们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由于纪念馆的旁边便是烈士陵园,我们便临时决定前去拜祭,瞻仰共和国的功臣们。
陵园里是安静的,只有细微的蝉声,没有人敢来打扰英魂们的安息。这些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人们正如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字所说:永垂不朽。在拜祭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是沉重的。自始至终,我们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生怕惊扰了英魂们的安息。
再之后,便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主题:马鞍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与工作人员交流并出示了我们学校的介绍信后,工作人员欣然同意我们的实践请求。
一进馆便看到石碑刻着的前言,上面简单介绍了我们马鞍山市人民在抗击日寇,反对剥削,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所做的努力。看罢前言,我们便继续参观。馆内有许多的历史文献,记载着马鞍山市的革命事迹,使我们感觉到了那段历史离我们有多么的近。看着馆内记载的一件件事,令我们心潮澎湃,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先辈们是多么的不容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