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翁”暖乡村助农团实践小队于8月1日来到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东鹊村,开启了10天的三下乡调研之旅。东鹊村位于江尾镇内红岭片区,道路蜿蜒,几经周折才抵达。中途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树木的香气,阵阵吹拂的清风凉爽怡人,仿佛来到了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
尤记上一次离开县城进村去感受田园风景,已是好几年前的事,那时农村设施设备单一紧缺,与城市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化工用品的残留和过度使用和秸秆的焚烧严重污染着农村空气,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在许多青年人眼里包括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农村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城市并无区别。但见到翁源东鹊村的一刹那,我们收起了平日里认为农村很落后的看法。走在田间小路,内心顷刻间被欢喜填满,满眼都是嫩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这里就如烟火人家,似乎将我们带进了著名作家沈从文所写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美丽农村美景代表作《边城》一书中。
图为东鹊村的田间角落。
来到东鹊村,我们细细品味着它的温柔、平静和远离世俗的尘嚣。在喧嚣的城市中,我们都在为生活或事业奔波劳碌,少有闲暇时间感受健康和慢节奏的生活,匆忙的脚步让我们错过太多的美景,绵延的城市中应有尽有却没有尽头,在城市里待久了,自己犹如迷失在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中,时刻将心房关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看着对面农民真挚的脸庞,读出了他们朴实惬意的生活向往,愿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人民也能走出封闭,去感受乡村的生机盎然,释放自我。
助力脱贫攻坚,林中碧玉首当先
调研的第一站我们便上山来到东鹊村野生紫灵芝种植基地。东鹊村地灵人杰,这里盛产野生紫灵芝,地处偏远地区,山路泥泞崎岖,道路湿滑,是省定贫困村,其林地资源丰富,该村充分发挥这一自然优势,主要发展毛竹加工、灵芝种植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树林和草木间散落着一个个赤红色的灵芝,像一把把紧密撑开的小伞,一块椴木、一席土壤、一滴水源、一束光照便能使其在恶劣环境中卯足了劲儿生长。不言而喻,该村野生灵芝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搭建经济发展平台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吮吸着山林味道、吮吸着野生灵芝的那份孤洁傲岸,细雨霏霏柳眼开,东鹊灵芝似仙台,正是因为柳叶的晶莹剔透,诗人贺知章将其比作成柳中碧玉;而我们正因为东鹊紫灵芝一生自给自足、不谋求人工营养肥料、始终依靠自然资源馈赠的品质,将其比作成林中碧玉。
图为队员上山观赏野生紫灵芝。
脱贫路上,毛竹上岸
下山后我们沿途走出山间,一座巍然屹立的东鹊村毛竹加工厂映入眼帘,四面八方铁块堆砌,简约却又不失大气,规模虽小却也五脏俱全。走进加工厂,成百上千已是半成品的竹签、竹筷、竹炭堆放在角落,通过与村民的交谈,我们了解到村里大量发展毛竹加工产业,毛竹是竹类植物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竹种,也是森林木竹中用途较多的树种之一,其用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衣、食、住、行、观、用、饰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着材用、食用、药用、观赏、饲用、环保等众多功用,是无污染绿色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营建绿色银行的理想物种。
加工厂外,翡翠般的竹林展现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写照,竹子和机械的气息滚滚而来,工人生动的脸庞在机器中回旋。一张张机床滑动的身影展露了村里贫困户的艰辛,却也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希望,在他们身上充满了勤劳和朴实的正能量。东鹊村的特色,在于它的踏实、它的务实、它的朴实,村民以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打造家园,创造财富,勇往直前,实现“造血式”的精准脱贫。
图为三下乡成员在东鹊村毛竹加工厂与村民们交谈中。
“翁”暖乡村调研小队在这场体验之旅中不仅赏尽东鹊村怡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两大支柱产业——灵芝与毛竹之景,心里更是深刻体会感受到东鹊村的文化产业自信且力求夯实的精神魅力,正是因为自身的勤劳肯干与政策机遇相结合,该村已实现脱贫的农户生活慢慢步入正轨,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主动发掘乡村的魅力之处,推广乡村文化,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主动加入乡村振兴的队列当中,贡献自己不竭的青春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乡村也逐渐走向现代化,我们仍需偶尔拥抱自然乡村,强化脱贫攻坚战,将乡村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代青年的心田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8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