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研龙窝村脱贫后的变化,了解政府脱贫的相关工作。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作者:周子航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元年,虽然受疫情影响脱贫工作更加困难,但党并未放弃脱贫攻坚的目标,如今已过2020年年中,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全世界所瞩目。

兴隆镇龙窝村位于兴隆镇西南侧深山区,距县城10公里,龙窝村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镇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村,东邻咋口峪村,南邻双林村,西邻东峪村,北与黄酒馆村相邻。龙窝村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组,共387户,1068口人,有党员48人,村民代表25人,低保户28户38人,五保户7户7人,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以林果和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外出务工270人,年林果产量约在1700吨左右,主要以红果为主,占到总产量的90%。经过政府的无懈努力,现已成功脱贫,其脱贫之路在中国众多脱贫案例中有着很好的代表性。

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龙窝村脱贫前后面貌的转变,体会到脱贫攻坚战的丰硕成果,并通过走访负责龙窝村脱贫工作的政府人员,了解党和政府为脱贫攻坚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采访龙窝村扶贫包村负责人

在去往龙窝村前,我前往兴隆镇政府寻求龙窝村扶贫保存负责小组的联系方式,政府工作人员将龙窝村扶贫包村负责人——高丽云阿姨的联系方式给了我,我在与高姨的电话中确定了她驻留龙窝村的时间,并于2020年8月17日上午前往龙窝村。

高姨与其扶贫工作小组平日在龙窝村村委会部上班,我到达时高姨正在百姓家里汇报工作,约十分钟后,我与高姨在村委会见面。高姨对作为大学生的我在放假时间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工作调研表示了赞赏,给了我一份他们完成的详细的龙窝村扶贫工作报告,在了解了龙窝村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在会议室进行了采访。

以下为采访内容简要记录。

问:我来龙窝村时发现它现在已经是很崭新的面貌了,那么它在脱贫前是什么面貌呢?

答:在没脱贫时,你一进沟,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尤其是沟口那块,房子特别破旧,残垣断壁特别多,现在大部分房屋都已经整顿了,所以现在你看着会非常好。

问:我看见您的工作报告中写着龙窝村最初只是省级的贫困村,后来升为国家级贫困村了,这中间是经历了什么?

答:政府在对贫困程度认定时有一个变更和过度的过程,在后来我们围绕贫困的程度给它在系统上升级了,相当于过度了一下。

问:政府在脱贫工作上具体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答:真的感谢政府给我们贫困户带来了很大优势,比如说修路、建造广场等,各个项目都围绕我们贫困村来,还给我们资金建造道路两旁的水坝、农家院等等,都给到了很大的支持。

问:但我们看电视上的报道里会有政府在实施政策时有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会觉得为什么在我的家乡上大动干戈,想问您在工作时有没有遇到一些不支持、反对扶贫政策的村民?

答:这个啊,我们村的村民还是很积极配合的,比如说在这个改厕、建广场方面,会占用个人利益上的土地,但略微给一些补偿,村民就还是挺支持的,要说小的问题肯定也有,但大的问题没有发生过,总体上大家还是很支持国家政策的,所以我们改造的比较好。

问:18年时龙窝村脱贫,经过了怎样的考核呢?

答:我们的脱贫经历了两个阶段,18年是一次阶段,一部分人14年已经脱贫了,后来政府在医疗、养老上给予了更多支持,18年时便全部脱贫了。

问:最后一个问题想问您一下,您对龙窝村以及像龙窝村这样的中国的贫困村,有哪些展望呢?

答:我希望龙窝村以后不仅是脱贫村,还是富裕村,带动全村以旅游业为主带来更好的发展。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8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调研龙窝村脱贫后的变化,了解政府脱贫的相关工作。(2)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元年,虽然受疫情影响脱贫工作更加困难,但党并未放弃脱贫攻坚的目标,如今已过2020年年中,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全世界所瞩目。龙窝村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镇的一…
深入二酉,了解风情
(通讯员李霞,向丽僮)8月29日,在营员来到二酉苗族乡中学的第二天,为帮助营员更加深入了解二酉文化,志愿者在学校、当地政府以及二酉旅游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一届二酉挑战赛。挑战赛共设有六个关卡…
中矿大“走访红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 —信控学院“文化自信,古今辉映”团队开展遵义会议
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深入感受红色文化,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8月1日上午十点,贵州小分队前往遵义会议遗址。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
地摊经济调研——河南郑州
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繁荣了经济市场,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
中矿大“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文化自信,古今辉映”暑期实践活动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深入了解汉朝悠久的文化,响应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8月10日,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文化自信,古今辉映”实践团队江苏小分队赴江苏省徐…
生科院学子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等部门主办的2020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
中矿大信控学院“文化自信,古今辉映”团队开展二里头实地调研活动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进一步了解中原文化,响应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2020年7月24日上午十点,河南小分队前往具有“最早的中国”之称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了解中国早…
爱拼敢闯:从“晋江经验”中汲取乡村振兴力量
8月25日,由共青团晋江市委员会和我院联合主办,“红传航道”暑期社会实践队、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教育改变晋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承办,博士生宣讲团成员王杰森主讲的“勇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助力乡村全…
滴水穿石:大山深处的乡村振兴乐章 ——记下党乡暑期社会实践
8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红传航道”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宁德市文化传媒集团(闽东日报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参观了《闽东日报》复刊三十余年来的发展变化图文展,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
不负嘱托:《闽东日报》砥砺前行三十年 ——记红传航道暑期社会实践
不负嘱托:《闽东日报》砥砺前行三十年——记红传航道暑期社会实践8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红传航道”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宁德市文化传媒集团(闽东日报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参观了《闽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