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我心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不息,形成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的壮绝气势。黄河,像蜿蜒在中国版图上的一条游龙,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千百年来,黄河,这条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黎民苍生,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第一部农书在黄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书在黄河水中洗濯;第一部医书在黄河水中完善;第一部史书在黄河水中打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一不是受到了黄河水的哺育,从而开创了世界文明的先河!
在同班级同学一起参观过洛阳二里头的博物馆之后,我了解到了里面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馆藏文物,及展厅的王城岗遗址、禹会村遗址、肖家屋脊遗址、新砦遗址、灰嘴遗址、王湾遗址、瓦店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一系列与探索夏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观众提供亲眼看见夏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及礼仪用品,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人们生活面貌和创造能力的空间,提高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动力。而在这里,也将打造好弘扬黄河文化的前沿阵地。
黄河落天走东海,这是李白眼中的黄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陆游眼中的黄河,古往今来,黄河总免不了给人留下涛险浪急的莽撞印象,但这也恰恰使它成为了中华民族都城的天然屏障。商代几次迁都,但大体都没有离开黄河流域。秦代的首都咸阳,西汉、唐的国都长安,东汉的国都洛阳,都在黄河流域。黄河,用自己的身躯阻挡着胡人南下侵略的铁骑。如一个坚强的“屏障”,保护着我们中华民族茁壮成长。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在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方面走在前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