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家乡农民收入来源,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拨开云雾,探寻农村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解近几十年的河南农村发展情况,7月31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刘凇辰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柳林乡甘冲村开展了为期8天的调查,目的是探寻近30年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变化情况,进而查明影响当地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脱贫攻坚的胜利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调查,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板栗与茶叶,这两种作物大多混种在一起。板栗树一般有5米多高,极其不适合双手采摘,所以农户大多用长竹竿把果实敲下来,再在浓密的灌木中搜寻果实。每到秋季众多经销商会云集于镇上的集散市场争相收购板栗。一般鲜板栗的价格约在2.5元每斤,所以在收获季板栗会带来1万至2万的收入。相对而言,这个收入远远比不上外出打工所得。
然而,在信阳出产的茶叶不全是正统的信阳毛尖。事实上,当地最早的茶叶确实来自大别山深处的毛尖品种,但是因为当地山体落差太小,全年气温过高,不适于这种高山茶的生长,所以1980年后当地农户又从湖南,福建,湖北等地进口茶籽,茶叶的产量才得以上升。因此,村中出产的茶叶并不是信阳毛尖,价格也远低于正统毛尖。
当地处于山区,谷地面积小,一家农户只能分到几分地,出产的水稻不足以支持外销,但由于处于丘陵地带,再加上信阳本地雨水充足,使得当地山间的谷地土质肥沃,适合水稻的种植。因此,村民也实现了主粮的自给自足。
改革开放后水稻田逐渐荒芜,成为了水鸟的栖息地。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土地流转的实行使部分农户又有了创业的机会,他们出资修建龙虾养殖田、鱼塘、兰花大棚等。之后还会有更多人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参与甘冲村的建设。
甘冲村在2017年被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将有机会成为当地的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所以村里开始有人出资将荒田改成鱼塘,再在塘边铺上草坪,吸引城里人在节假日来这里钓鱼消遣。鱼塘边已经有建成了一半的游乐场和饭店。在当地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的情况下,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这已然成为接下来甘冲村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根据几天下来的走访与网上调查,甘冲村正从30年前依靠单一经济作物,农户大多进城务工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变为如今以乡村旅游为主,多项目共同发展的局面,避免了农村空心化,有理由在未来发展得更好。
文字记者:关于对家乡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的社会实践 刘凇辰
摄影记者:关于对家乡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的社会实践 刘凇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