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知粮食不易,传授节约意识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段志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的转变,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为之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然而,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良习惯相继养成。为了促进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好习惯,2020年8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浔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线上组织了一次“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课,得到了来自家长的积极反馈。

当今粮食现状

课堂伊始,授课老师介绍当前粮食现状: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没有充足食物,超过20亿人无法正常获取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亚洲有超过5亿人口营养不良。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在朋友、商务聚会中浪费比较多。随着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兴起,电商中所谓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跟风现象,以博人眼球等等。课堂上,学生们听到这个数字都十分震惊,感到不可思议。

深探浪费原因

接下来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粮食浪费现象产生呢?”同学们踊跃回答,“因为人们吃饭讲面子、讲排场”;“因为人们没有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因为那些主播想吸引流量,赚看吃播观众的钱”以及“人们存在攀比之心”等等。学生们虽然用语通俗,但直击重点。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追根溯源,原因有两点:1.客观原因:客观世界复杂性造成的浪费如经济发展过快,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等;体制和制度弊病下的浪费如公款吃喝等,文化传统中的浪费如面子文化习俗等,管理落后中的浪费如部门家庭无法很好估计饭量,炒菜过多,吃不完浪费等等;2.主观原因: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问题引起的浪费,如部分人节约意识淡薄、讲排场炫富、攀比心理严重等等。

寻求解决方法

在讨论了粮食浪费现象原因后,老师问学生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想采取什么措施。学生们在思考之后,对此进行了回答:“既然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们就要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对这种行为勇敢说‘不’”;“我们自己无法改变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靠自己微薄力量去改变这种行为”;“我们可以举办宣讲会,提高身边人的节约意识”以及“我们不要向吃播学习,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等等。同学们的观点建议有效中肯,反映出这节课堂上的知识已掌握。为此老师倡导学生在意识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在行动上:1.适量订餐,避免剩餐;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3.吃多少拿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不跟风模仿网上“大胃王”吃播行为,促成“吃多少、拿多少”习惯的养成等等。

课后,志愿者们受到了许多来自家长的反馈。从反馈中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用餐习惯发生了转变,他们吃多少、盛多少,每餐做到“光盘行动”。在看到亲人有浪费粮食的行为时,会及时制止,并向他们介绍有关珍惜粮食,养成节约习惯的知识,家庭在饮食上逐渐呈现出和谐良好氛围。

课堂意义

这次课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虽然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但粮食方面仍存在不少挑战,引导学生们节约粮食、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对学生们道德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努力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公民,让学生将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心得2张晓敏
墨香铜臭的《天官赐福》有一句话说,路好不好走,也许我不能决定,但走不走,却只有我能决定。虽然我们可能可以为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兴奋一时,但如果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我们便失去了自尊自信和展现自己…
心得1张晓敏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终将与你相遇。本来这个寒假是想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进行宣讲的,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宣讲被迫取消。我感到很遗憾,一方面是没有办法向自己的母校介绍自己的大学,以供他们参考选择。另一方…
跨越边界,圆梦青小
7月25日南京工程学院圆梦支教团队和南京晓庄学院无边界支教团队共同携手,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通过专项一对一的指导,旨在帮助青墩寺小学的同学们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根据…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民法典 了解民法典颁布意义
颁布实施民法典对我国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好保障人民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后制定实施…
【B类社团】“快乐涂鸦 智慧成长”——校园手绘活动第一期
宅在家的日子已见证了新一年的高考,漫长的暑假,从最初百变多样的“无聊秀”到重归校园,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校内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无意的街角,鲜明的色彩和线条让平凡走道变得生动有趣,…
[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学期返校及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趁着风华,赶在正茂,时隔八个月,文苑再相逢。新学期如约而至,同学们踏上返校的旅程,于9月2日准时返校报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义勇、党总支副书记…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民法典 将法铭记心中
《民法典》就如一块千锤百炼,无比坚固的“磐石”,铺就在”复兴号”列车带领人民驶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来可能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风浪,但只要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万众-心的这块“基石”在,就能让…
筑我青春梦想
你无法选择命运的时候,唯有坦荡,自然地面对命运,以平静的心看待生活的剥夺与馈赠,感谢也曾有岁月静好。——题记漫步于红尘中的我,没有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与潇洒,也没有陶渊…
深入基层探古村 描摹文化振兴路
深入基层探古村描摹文化振兴路(通讯员:蔡雨婷海文蕴赵子杰蒋嘉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着眼时代主题和现实关切,成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调研团开展以“走进古迹,品千年古韵…
中石大学子走进传统渔村,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深入了解山东半岛渔村文化资源禀赋,探究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疫情期间政府措施,寻求渔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8月1日至8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海尺墨·溟渤调研队前往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