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 作者:丁琪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 丁琪)

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校要求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团体实践活动,刚进入大学没多久,我就听说了硒行的名声,这只队伍每年都能取得各种奖项,也能收获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所以,能加入硒行,我感到非常的开心。

而且今年的硒行又同以往有所不同,疫情的影响让我们没法儿像以前一样面对面的和孩子们互动,但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线上支教。没有了前人的经验,又是新的教学模式,最终我们决定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每人对接一到两名学生,不仅能有效解决大班网课小朋友注意力难集中的问题,也能更好的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以便对症下药。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清楚的知道教师这个身份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书育人,我认为不应该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教书”和“育人”。

我对接的则是两名可爱的小女孩,两人都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所谓“因材施教”,我先是咨询了家长,了解了孩子们薄弱的知识点和需求,然后才开始正式的活动。由于我们的活动是8月1日才开始,其中一位小朋友的暑假作业已经基本完成,只有“看图写话”这类题目比较棘手。除此之外我又从家长口中了解到,这位小朋友的识字量不够,但家长时间充裕,可以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所以我只给孩子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每天坚持看半小时的书、复习语文课本上的字词等,以提高识字量。另一位小朋友则是暑假作业还没写完,需要作业辅导,而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位小朋友“看图写话”也有些疑问。于是我给他们上了一节专题课,专门讲解“看图写话”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书方面并不难做到,以一个本科在校生的水平,辅导两个一年级的小女孩不是难事。但“育人”就并不好做了。

两个小朋友正是爱玩的年纪,但也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时机,我不知道十七天的教学能给他们带来多大影响,但我希望尽我所能的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线上答疑,做好计划,然后和小朋友约定好时间,在这之前,她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并拍照给我检查,才能做其他的事。后来她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开始会主动学习,写作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很少再有拖延的情况,最后那几天还提前完成了任务。看着孩子的改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我知道,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受益终身的。而我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给予她哪怕一点帮助,这就是我付出的意义了。

而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作为教师的体验和宝贵的经验,更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的目的是给孩子们解决问题、带来帮助,不是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所以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我们还安排了不同的兴趣课程,由团队中有特长的队员担任教授工作。我的两个学生也参与到其中,不仅解决了作业难题,还参与了她们喜欢的美术、手工课程,度过了一个丰富愉快的暑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知道,硒行只是我教育生涯的起点,未来的道路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这段经历以及我从中收获的宝贵的教学经验,一定会让我终身难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民法典之居住权离婚纠纷案件中的适用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5日电(通讯员汪俊杰)离婚、赡养等案件会较多地涉及到居住权的问题,在正式确立居住权之前,居住权的类似规定散见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各个解释中。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
民法典之居住权的内容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5日电(通讯员汪俊杰)居住权的内容,一般包括权利和义务。居住权人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主要为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占有房屋及其附属物、住宅配套使用的基本家具等,并…
民法典之居住权的主体与客体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5日电(通讯员汪俊杰)居住权的主体仅限自然人,不应包括法人。《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是用于满足居住权人的生活居住需要,法人不存在生活居住需要这一需求。常见的居住权人…
民法典之居住权的含义及性质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5日电(通讯员汪俊杰)居住权在《民法典》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居住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所有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用于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的性质包括两方面:一…
砖茶之乡——赤壁
湖北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汉口茶商委托茶农加工砖茶的地方,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加工集散地。赤壁市羊楼洞产茶始于唐朝,盛于明清,砖茶生产历史悠久。羊楼洞古镇雷氏家族世代经营砖茶,羊楼洞商人雷中万于清乾隆…
“三扶一支”助力复工复产 关于赤壁市砖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未来的调查研究
湖北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汉口茶商委托茶农加工砖茶的地方,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加工集散地。赤壁市羊楼洞产茶始于唐朝,盛于明清,砖茶生产历史悠久。羊楼洞古镇雷氏家族世代经营砖茶,羊楼洞商人雷中万于清乾隆…
成长路上有彩虹有风雨有我们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进而农村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次平凡而…
疫情防控,当务之急
坚守疫情前线,与疫情死磕到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所有节日里,春节是的。但是2020年的这个春节,武汉的疫情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中国脊梁。武汉疫…
蒲公英支教:传递温暖,播种希望
蒲公英支教:传递温暖,播种希望“我们到这里来就是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有一天它一定是会生根发芽的。”这是黄磊老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的话。与其说我们是支教老师,不…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祖国花朵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进而农村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次平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