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递希望,助力大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作者:谭卜元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递希望,助力大盛

为响应中共中央“大学生应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之路”的号召,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学子们在2020年暑假成立了“化学致用,学至大盛”教育关爱服务团,在9月1日到9月3日走进大盛镇,来到大盛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度学习与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团踏上追梦向好的征程,力求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和所感受到的温情与关爱传入学校里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图为实践团进行三下乡实践。重庆师范大学通讯员谭卜元提供)

在重庆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孩子,没有住在高楼林立的市区,也没有拥挤于繁华的街道,更没有绿酒红灯一般的奢侈生活。因此为了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教育关爱服务团于9月1日来到这里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走进每家每户,对孩子们进行学习与心理辅导。服务团这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辅导在得到合作高校及家长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高度赞扬。本次辅导,服务团主要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拓展与查漏补缺,生活上的粗略建议,以及心理上的咨询辅导等。希望能够促进孩子们学业上的进步,让孩子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学且轻松”,从而保持一颗健康良好的心态,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图为实践团在家访。重庆师范大学通讯员徐荣蔚提供)

在9月2日,成员们拜访了副校长何兴安,向其重点了解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工作情况,并对如何保证学生安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交流,其中他还提到关于“积极配合此次抗疫工作”的问题,高度赞扬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活动。这个冬天,年关将至,众人欲举杯庆余年之际,未曾想,一场疫情悄然到来,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困难与教训,它诉说了人间的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奋斗史。为一国,封一城;为一城,“倾”一国。许多值得大家致敬的伟大逆行者们都竭尽全力奔赴战场,老师组织同学们通过网络了解到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引导服务团员怀着“在自我能力的范围内贡献一份力量”的初心参与到其中。

紧接着他们来到大盛镇的交通劝道站控制车辆与行人的正常通行,在疫情期间,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因此这里是这个村子里的“抗疫前线站”。村镇干部就是在这里,劝导村民不外出,确保疫情不蔓延、不扩散。服务团在这里积极引导村民们外出戴好口罩,确保自己的人生安全,在这里向周围的居民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以及防疫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团与何校长探讨和交流。重庆师范大学通讯员胡文越提供)

在何校长的配合下,服务团成员进入到七年级二班的教室。向孩子们正式介绍了此次来意。服务团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向大家着重表达了拥有理想的重要性。之后以大家随着音乐进行击鼓传花的小游戏为首开展了此次活动。音乐戛然而止,一个又一个孩子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梦想。当他们在分享着自己未来的理想时,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未来可期的光芒。这一个个不同的理想也造就了他们多姿多彩的青春,让他们的童年不再那么平凡。服务团也为这些大胆的孩子精心准备了礼物,以鼓励他们勇敢、善于向前的可贵品质。

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后,化院学子们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的心房,与孩子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让孩子们倾诉烦恼,调整心态。他们有时会因为成绩而心烦,有时也会因为友谊团结而苦恼。化院学子们认真聆听并及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以此能够带领这些孩子们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地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

在9月3日这最后一天,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以及提高对化学的认知程度,突出化学特色以及展现化学风采,关爱服务团开展了“走进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的兴趣课堂。

(图为实践团带领学生做实验。重庆师范大学通讯员向冬梅提供)

当服务团拿出日常的小苏打溶液,让孩子们尝试用棉签蘸溶液在白纸上面写字的时候,课堂几乎失去了控制,孩子们一拥而上,将讲台围得水泄不通,在化院学子的帮助和维持下,大家秩序井然地在白纸上写着自己喜爱的文字或画上图案后,满足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纸上的液体干啦!”一名坐在教室后排的小男孩突然跳起来兴奋说道。在大家的注视下,服务团成员将小男孩的白纸拿到火焰上烘烤,不一会儿,纸上原本的字迹开始一清二楚的显现出来。服务团的成员们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阐明了其中的道理,孩子们听完后恍然大悟,似乎对化学也有了不少了解。紧随其后的,是“泡泡大战”实验和“白花变蓝花”的实验,当孩子们看见彩色的泡泡一涌而出和白色的花在紫烟的熏染下变成了蓝色时,双眼中散发的光芒诉说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神奇的化学世界的满满向往和期待。

(图为实践团带领学生做实验。重庆师范大学通讯员王路曦提供)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丰富服务团阅历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大盛的孩子们带去了关爱与温暖,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化学的神秘和趣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大学子赴三峡,调查三峡工程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大学子赴三峡,调查三峡工程影响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学部的“绿水青山就…… 陈子晖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打破数字壁垒,融入数字时代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有着深刻的含义与重要意义。其含义在于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功能…

数字引擎与红色文化共推文旅发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旅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瓶颈。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很多还是以静态的纪念馆、遗址等…

数智引擎赋能,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

在当今时代,随着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在文旅发展中的影响力正被不断放大。王尽美故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绘美乡村团队成员前往王家庄子风筝基地等地开展调研

2025年1月16日,绘美乡村团队成员王佳文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风筝基地、风筝文化园以及风筝现代产业协会,开展了关…

共筑暖心桥梁,跨越数字鸿沟

为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实践团成员分别来到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和贵州省的社区中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最新发布

三下乡感悟‘不会负好时光’
看着聊天对话框里,不断跳出家长打出的“老师幸苦了,老师再见!”字样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为期三个星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就此结束了,也要和这群可爱的小朋友们告别了。说真的,一下子从“三下乡”活…
寻九曲回肠,品黄河文明-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黄河文化宣讲队
作为华夏儿女,长江黄河两条大河不能忘记。黄河文明发展流传保护到现在,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天象历法、农学、地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冶炼、陶瓷、酿造、纺织、造纸、活字印刷等科学技术,都创造了…
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黄河文化宣讲队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从小到大,我们学过了许多关于黄河的诗句,…
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黄河文化宣讲队
黄河文化的内涵:所谓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又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产教融合,区域创新—成都理工大学学子走进宜宾科创城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郭骋、朱麒蕊、刘雨萱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判断既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而…
区域产教交叉融合 共建创新生态环境——成都理工大学暑期实践队与你一同走进国家级新能源动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吴洙慧肖雅郭骋讯随着清华大学与四川宜宾市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有长江首城之称的四川宜宾,正迎来创新资源的密集落户期——短短3年来,这里已先后与18所国内高校签署战略协议,落户高校11…
二里头有感——发展在创新,传承在自信
我是7月17号正式加入二里头文化资源调研队的,一开始我是想出去找个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的,但是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出去,在一次聊天中,组长问我是否愿意和老师一起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采访一下工作人员,因为…
没有付出,何谈收获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学校整个学期都没有正式开学,一直是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今年夏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只能通过云组队的方式进行。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调研队负责人问我对“二里头文化资源”这个调研…
“西部之光”筑梦小队实践纪实(三):纸飞机飞向温暖,踢足球凝聚真情
8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西部之光,筑梦小队和残疾人服务站的老师以及残疾人学生在教室中开晨会。在会议中,老师们对前几日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指正他们的不足。在结束活动…
助力疫情防护,为行人谋便利
8月15日清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南省长沙市个人实践队张耀云动身前往长沙市火车南站。作为一名“和谐号”高铁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他正在长沙市火车南站参加站内志愿服务活动。上午八时,所有志愿者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