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吉首大学:守护七彩童年,法管学子在行动

来源: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李喜磊

大学生网报湘西9月3日电(记者 李喜磊 || 通讯员 彭洁)为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2020年8月15日,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管先声·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以乡镇为据点,面向留守儿童,以“一对一”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为主的“七彩假期”课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就近联系到同一乡镇的留守儿童,并去到孩子家中开展面对面的帮扶教育。本次“七彩假期”课程内容按照“筑梦护航1+3多维帮扶”的模式开展。

一个核心内容——自护教育

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本次“七彩假期”课程以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为核心课程,包括犯罪预防教育、防火避险、防止校园霸凌等自救自护安全知识专题和《未成年儿童保护法》、《反家暴法》等法律知识专题。

课程开展主要是通过结合青少年遭遇非法侵害的实际案例,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等多个方面向留守儿童阐述未成年人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法律知识。志愿服务团团员带领留守儿童阅读自救自护安全知识宣传单、观看《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视频,通过PPT讲解、互动答题、卡片展示等多种形式教给小朋友们自救自护知识要点自己危险发生时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整个过程寓教于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到自救自护安全知识,并初步树立了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图为志愿者通过视频向孩子讲解自救自护安全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洁 摄

三个维度辅助——学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护

大鹏展翅,原扶摇也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团员们在进行学业辅导课程时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立足课本,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开展学业辅导。课程进程中,志愿者发现因为缺少亲情陪伴,留守儿童普遍沉迷于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为减少孩子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团员们利用学业辅导课程时间,开展趣味英语、快乐数学等课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放下手机,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孩子们的求知欲很强,都很认真的跟着志愿者的教学节奏,从简单的题型到复杂的题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知识难点,并且可以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题目。

图为志愿者为了制定孩子的学习内容,向孩子妈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洁 摄

志存高远,明德笃行

本次“七彩假期”也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增强爱国情怀,志愿者为孩子教授了歌曲《歌唱祖国》。以歌曲为切入点,志愿者带领孩子走进了祖国的历史,向孩子讲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疆域、国旗和国歌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增长了不少关于祖国母亲的知识。无论何时何地,对祖国的热爱都应是我们刻入骨髓的记忆,培养爱国情怀也应从小做起。

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回归天性,在快乐中成长,志愿者还与孩子们一起动手画画做手工,画出了孩子心中温暖的家;一起给父母写信,写出孩子对家的思念。通过素质拓展课程,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这有利于其开拓眼界,志存高远,争做时代好青年。

图为素质拓展课程中,志愿者鼓励信心不足的孩子们拿起画笔大胆创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洁 摄

真诚交流,温暖相伴

在相处中,团员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内心较同龄的孩子更为敏感、脆弱,但孩子们也更加懂事。他们深爱着父母,理解着父母的苦楚,因此他们不会去向父母撒娇,不会去抱怨自己的孤独,他们有着同龄人没有的坚强。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团员们与孩子真诚相待,在交流中彼此慰藉,彼此启发。随着“七彩假期”课程进入尾声,团员们与孩子们从最初的紧张与陌生到后来的亲近与熟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团员们体会到开心的时候一起开心,伤感的时候一起伤感,孩子想要掩盖自己内心不去透露的事,不去提及,真诚的用心去交流,才能为孩子们带来他们所需要的陪伴与关爱。

图为志愿者听说孩子没有吃过寿司,很想试一试,于是志愿者和孩子的午餐选择了吃寿司,孩子很开心。中国青年网彭洁 摄

社会组织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可以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让孩子健康成长。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管先声·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以自身行动,为留守儿童带去关心和关爱的同时,也在号召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营造人人关爱、扶助留守儿童的温馨氛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中矿大】“为家乡谋发展,为人民做贡献”--”可乐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方便村民们的生活,队员关建华于八月二日到八月七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村民们安装摄像头以更好地观察牛棚中牛的生育状态。经过不懈的努力,关建华克服了环境带来的阻力,成功地帮村民…
【中矿大】“为家乡谋发展,为人民做贡献”--信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
为方便村民们的生活,队员关建华于八月二日到八月七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村民们安装摄像头以更好地观察牛棚中牛的生育状态。经过不懈的努力,关建华克服了环境带来的阻力,成功地帮村民…
湖南学子计划开展“三下乡” 助力千年遗珍焕发新光彩
大学生网报湘西7月24日电(通讯员李喜磊)7月,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吉首大学“千年遗珍·苗疆贡米”社会实践团精心部署,计划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花垣子腊开展实践、调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
抗疫的故事之我的老家——齐镇
2019年12月份,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史无前例的武汉封城,全国人民都宅家不出,在老家过年的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偏远地区小农村的政策变化。2020.8.14-2020.8.20我实事求是,进行了以齐镇——我老家抗疫故事为主题的暑期…
湖南学子三下乡:凝结你我爱意,守护七彩童年
大学生网报深州8月27日电(记者李喜磊||通讯员代佩瑶)8月15日,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七彩假期”服务团志愿者在深州市展开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寻找服务对象。志愿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自己身边有许多因父母…
河南工业大学|“探索黄河文化,传颂黄河故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2020年第十期
黄河流淌出奇石,函关迁移留故事——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上河之行”小分队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
中矿大信控学院“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福建
参观烈士陵园为了深情缅怀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昌盛的烈士英雄,8月17日,信控学院“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成员陈秋琴福建省福鼎市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奠英雄的社会实践活动。陈秋琴同学…
河南工业大学|“探索黄河文化,传颂黄河故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2020年第九期
回首华夏农耕领略河洛文明——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上河之行”小分队黄河文明是中国文明的主体,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洛地区,又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地区。为提高团队成员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洛阳文化的发…
中矿大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助力扶贫脱贫,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湖南省湘乡市青山村开展
湘乡市泉塘镇青山村是一个贫困村。8月7日,邓海容同学前往前往湘乡市泉塘镇青山村,现场观摩和学习结对扶贫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时实地探访基层乡村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
中矿大信控学院“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河北
烈士纪念碑前默哀为了缅怀先烈,了解革命先烈们为了中国的解放和革命的成功而努力战斗的艰辛历程,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精神,8月26日,信控学院“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成员赵思哲于河北省遵化市前往烈士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