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研——家乡生态环境变化
中国青年网通讯社马鞍山7月28日电(通讯员 刘爽)近半个世纪来,国家人口迅猛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生态环境问题由此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
本次暑期志愿活动队伍的调研方向定在了农村。众所周知,在十余年前,农村一直是贫穷、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这不仅仅表现在农村的生态环境脏乱差,也表现在农村精神文化层面落后。以前,不少农村地区生活污水胡乱排放,人、畜粪便处理不当,垃圾围山,垃圾满河,或者直接将垃圾集中堆放焚烧,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是因为没有系统的排污管道系统及垃圾回收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又兼之农民对生态保护的概念不清楚,还会有乱砍滥伐,大量使用农药,焚烧秸杆等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变差,生态环境日益严重,更有水土流失,树林涵水能力变差,造成汛期雨水冲积泥沙,堆积河道等问题。而在旱季时,由于河道泥沙淤积,集水能力不强,干旱更加严重,由此造成恶性循环。
这一切的改变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农业部开展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这一政策的开展,让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提升村容村貌,不少村子进行了“大整容”: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也就是在村落原有的古朴色彩中,修修补补,使其更加美观宜居。村子里倡导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等条例,将村里的古树登记在册,并挂牌加以保护;依照政策严禁填湖建房、占田造房,但又有危房改造的补贴……都是为了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一旁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路灯,这样人们晚上行路更加方便安全,也从一定角度上避免了偷鸡摸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河道用混凝土和石块进行加固,请挖掘机师傅进村定期对河泥河沙进行清淤。固定的露天电影角,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要放,丰富了农村人的精神生活。村里妇联的同志带着广大妇女,免费教导制作包子等手艺活,拥有一技之长,靠双手改变生活……
图为被保护的古树通讯员•刘爽•摄
此外,2017年经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也加快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自起实施。此类政策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经过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的调研,具体措施基本有以下几类:
首先就是“户户通”公路的建成,打破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壁垒,也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态。每隔几户人家就配备两个垃圾桶,并定期有专人负责垃圾托运,以及新建广场、公共区域的清扫工作,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还有对人、畜粪便的治理,现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多方面着手,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的新能源发展也欣欣向荣,比如拍摄到的群山之间高耸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对太阳能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等。
通过此次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明白了生态的重要性,“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一方面,需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能有更美好的生活,更先进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人类也需要感谢生态环境的馈赠,敬畏自然,谋求长远共赢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