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借着这一次实践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扑灰年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实践,会给我带了多大的震撼。
我们有幸见到了石家画堂的堂主石建庭老师,在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老师的画堂,并通过石老师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了高密扑灰年画许多不同的种类。而这些品种类型繁多的年画让我们眼光应接不暇,五彩斑斓的画卷裹挟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沧桑感,一股劲向我们袭来。恍惚中,我仿佛透过时光的洪流,看到了一位位扑灰年画传承者在木板前辛勤劳作,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扑灰年画从他们的手下飘出。
年画中的年展现的是我们传统新年的意思,所以年画实际上是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将向往制作成年画代代流传下来,这代表着人们一直怀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在石老师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在这种类多样,色彩斑斓的年画中,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有保佑发家致富的文财神和武财神,有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老寿星,有传承了中国孝道的二十四孝图等等,这展现了底层老百姓对生活的最直接最殷切的期望,也包含了他们对生活最火热最炽烈的情感。
在年画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存在着应有的改进,据石老师介绍,在年画发展到了30年代时,民间就已经创作出了“踢毽子”、“放风筝”之类的年画,还有讲述婆媳关系友好的年画等,这些符合时代特征的年画就是在每代年画传承人的不断学习创作中,加入时代元素创新出来的年画新形式。这让我直接感受到了其中代代传承者作出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既要符合时代洪流,也要展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所以这对于传承者想要找到创新的点是非常难的,没有日日夜夜的反复修改润色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动人的美丽年画。
通过参观和石老师的讲解,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传承许久的扑灰年画的风采,见识到了年画制作过程的繁琐,懂得了传承手艺过程中的艰难和传承它们的意义所在。如果想要更好地传承想高密扑灰年画这样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去认识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在每个时代找到其相应的闪光点,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去制作,传承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创作。
这一天我在石老师的带领下,漫步在挂满一幅幅年画的画堂里,听老师讲解这一幅幅年画中的一个个故事,我仿佛身临其境在年画的发展历程里,感受年画那迷人的魅力,让我在历代不同风格的年画中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韵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