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生带你领略地摊的前世今生

来源: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者:星辰大海✨

1979年之前,中国是没有地摊经济的。

别说地摊经济,连私人经济都没有。

改革开放后,大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开始下海做生意。

他们的第一桶金,大多数都是从摆地摊里赚来的。

资金门槛低,参与方式灵活,特别适合当时的中国经济。

地摊,孕育出了中国第一批企业家。

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业困难情况非常严重,一个“大碗茶”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个人,一辆手推车,就可以养活一家人,民间的活力就这么被激发了出来,让中国的私营经济积累了最初的启动资金。

曾经,天安门广场上面,都有地摊。

劳动人民给出地摊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叫练摊。

到了1984年,地摊经济在南方已经彻底成型,一部名为《雅马哈鱼档》的电影,记录下了当时的广州街头景象:

通街都是地摊,摩托车走得比人还慢。

汽车就不要想了,根本就没有通过的可能性,没看到摩托车都过不去么?

又过了十年,这种繁荣的景象遍布中国所有的城市,从南至北。就连黑龙江省最北边的边境城市,也被地摊给统治了。

地摊经济生机勃勃,彻底激活了中国的经济,但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地摊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交租金,但这种优势并不是凭空得到的。

因为地摊占用的是公共空间,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大马路,十字路口的拐角处这种黄金地带那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的小贩甚至把摊点开在了主干道上。

四车道变成了三车道,然后变成了两车道,最后变成了一车道。

到了最后就成了广州那个样子,马路上铺满了地摊,连摩托车都过不去,交通断绝。

反正大马路是公用的,你能摆地摊,凭什么我不能摆地摊。

你占地10平米,我占15平米怎么了,我货多不行么?

这地方好,来往的人多,我要了,你去偏一点的地方,别占我的地。

为了抢地盘,当年不知道爆发过多少次暴力冲突,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开在马路上的地摊,收摊之后也不会打扫卫生,所有垃圾就直接丢在了地上,给环卫工人带来了沉重的清洁压力,同时严重破坏了市容市貌。

最讨厌地摊的,还是那些承租了商铺的小老板。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租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生意全被地摊给抢走了。

于是,他们强烈向城管投诉。

2010年之后的舆论,曾经非常同情地摊小贩,谴责城管暴力执法。

但是在2000年之前的舆论可不是这样的,当时是强烈的谴责地摊小贩。

因为90年代末期的小摊贩实在是太多了,密布整个城市的道路,占据公共空间,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马路是用来走人和行车的,不是用来经商卖货的。

在强烈的舆论谴责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台规范地摊经济的措施。

政府出面设立夜市区和地摊点,采用个人承包制,收取一定的租金,由政府统一负责卫生和管理。

这其实就是低一档次的露天商铺。

道路堵塞,导致回家困难的民怨解决了;商铺老板被抢生意的矛盾也解决了;整个城市所有街道都密布垃圾的问题也解决了;小摊贩的就业也保住了。

完美!

但很多小贩不愿意接受政府的管理,不愿意去政府指定的地方摆地摊。

因为承包地摊需要钱,而且不可能设立在真正繁华的拥挤街道,那些地方已经够拥挤了,没地方设地摊。

我偷偷在繁华的街道上摆地摊,不要钱,生意还能好几倍。

去指定的地摊点?花钱还生意差,我有病啊。

这些不愿意去指定地点摆地摊的小贩,每天和城管打游击,活跃在街头和天桥。

这样的小贩,被称之为“走鬼”。

在数量没达到临界点的时候,能方便市民的生活,大家也都无所谓。

但是当数量突破临界点之时,就会带来大量的民怨,引发大量的市民投诉。

在2000年到2008年,地摊经济的规模,就始终介于这种扰民的临界点附近。

有举报,城管就去清理一下。

没举报,城管也懒得管。

2008年,地摊经济出现了转折点,这一年全国掀起了“文明风”,各地进行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城市形象。

而最影响城市形象的,就是地摊。

不仅仅看起来很low,而且占道经营,乱丢垃圾,要打造文明城市必须清理掉地摊经济。

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搅黄了小贩的生意,小贩能跟你拼命。

城管,当仁不让的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成为了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黑锅侠。

这是小贩一家人的命根子,你要断掉,还没有执法权,法律只允许你“劝诫”和适当罚款。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清楚的,总之代价很巨大。

不过在10年的艰苦努力后,中国城管真的做到了这个奇迹,清除掉了绝大部分地摊经济,并喜提和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的无数黑锅。

大量的地摊被清除后,少量的地摊就不存在扰民的问题了,市民们又开始怀念小摊贩带来的便利生活。

所以在2008年之后,舆论的风向是偏向于同情小摊贩的,和90年代末截然不同。

而且小摊贩数量越少,市民就越同情。

调侃和讽刺中国城管的段子,可以环绕地球三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聚焦张家台,解析组织振兴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每个村庄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拼图,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决定其发展轨迹的关键。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带着对乡村旅游事业…… 熊飞亚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情系张家台,智绘旅游新画卷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度剖析乡村旅游业发展,探寻基于旅游业发展的村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 孙梦涵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向海而兴,张家台渔村的振兴诗篇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的实践主题,在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张家台村…… 牛紫怡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鄂豫皖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近日,郑州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纷前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

聚焦张家台,解析组织振兴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每个村庄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拼图,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决定其发展轨迹的关键。曲阜师范大学地…

传播发扬普通话,共谱时代新篇章

传播发扬普通话,共谱时代新篇章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6日电(通讯员:高宇航)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

安徽学子返家乡: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母校,是一个承载无数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子都无法忘怀。为了感恩母校,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探寻家乡优秀文化,感受丰富历史底蕴

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芜湖铁…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生带你领略地摊经济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铭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非常赞成复苏地摊经济,“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理念,以及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的问题。”他解释,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是有多元价值的,传统的干净整…
“凡人”岁月里的地摊记忆
“凡人”岁月里的“地摊”记忆儿时记忆70、80后一定记得,小时候在校门口摆地摊的“江湖小吃”——-麦芽糖画!现在在很多的景点也都还会看到这样的小摊,你可以转动着旁边的十二生肖罗盘,随机抽取自己想要的…
钟南山院士:“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17年前,钟南山院士领导抗击非典的工作;距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并在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20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
参观中国一号棚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寻菜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参观了位于寿光县三元朱村的中国一号棚。众所周知,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而三元朱村更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团队成员经过此次参观中国…
研读新思想 理论系实践
研读新思想理论系实践:寻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94级院友杨祖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深入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迹,传承青马精神,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
山东学子三下乡:参观中国一号棚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寻菜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参观了位于寿光县三元朱村的中国一号棚。众所周知,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而三元朱村更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团队成员经过此次参观中国…
虎口脱险电影评说
写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喜剧片,『虎口脱险』,一部1400万法郎打造的恢宏巨著,一部喜剧界至今难以超越的传奇。写给中国电影史上最棒的译制片,『虎口脱险』,一次凝聚了那一代最优秀老戏骨心血的配音,一部配…
沈阳工业大学朵朵开志愿者协会“爱在云端”暑期社会实践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导读:沈阳工业大学朵朵开志愿者协会“爱在云端”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年,智力扶贫是帮助贫困家庭改变现状、追求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疫情期间,为贯彻“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理念…
山东学子三下乡:参观中国寿光蔬菜博物馆
社会实践期间,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寻菜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参观了位于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内的中国寿光蔬菜博物馆。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不仅建设了中国蔬菜博物馆还建设了寿光国际会展中…
又见汾河好风光,尽善尽美靠你我 ——晋善晋美实践队深入汾河水情教育基地调研学习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你看那汾河水呀,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汾河被称为山西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近半数的山西人。为了解汾河水情及其生态治理概况,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