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学子三下乡:探索省级非遗道口烧鸡的传承之路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邹强

作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口烧鸡”这块金字招牌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才能使其在各地口碑皆传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来到了义兴张道口烧鸡有限公司并有幸拜访了道口烧鸡第八代传人——张存有老先生。在张老的带领下,启为创新队员在其所在厂区对道口烧鸡展开了深入调研。

图为“张存有烧鸡店”实体经营门店之一,调研成员之一正打算推门进去,道口烧鸡的香气越发的浓郁吸引人。 刘晓哲 摄

一生只做一件事,让其名声享誉全球

探索队员在和张老师先生的交谈中得知到他一生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道口烧鸡上,并让其扬名世界,享誉全球,并给队员讲到他年少时与道口烧鸡的相识,并一干就是一辈子,16岁那年,初中毕业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道口烧鸡后继乏人的文章,目光如炬的他第一次表现出骨子里的倔强:必须担当起发扬道口烧鸡的责任。当年他来到滑县食品公司烧鸡组工作,跟随祖父制作烧鸡,并很快成为了“顶梁柱”,1964年被委派到公司下属白道口镇经营处独立经营烧鸡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1965年。”张存有说,当年10月,他和祖父被湖南省湘潭市邀请,前往传授烧鸡制作技艺。张存有高超的技艺、熟练的操作,令观摩者赞不绝口,给了张存有极大的信心。1971年,张存有和徒弟姜胜利被借调到中州宾馆,他们烹制的道口烧鸡曾专门用来招待丹麦、加拿大、赞比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五十多位驻华使节以及港、澳、台同胞,受到高度赞誉,从那时起便使道口烧鸡扬名中外,这是张老先生无比自豪的一件事情。1974年,张存有全面负责滑县食品公司道口烧鸡加工车间,1979年,祖父病逝,张存有悲痛万分,并将对爷爷的思念化成动力,更加努力精进技艺。

七旬老人,守护非遗美食

“传承300多年的招牌,不能全毁在我手里”这是张有存老先生守护非遗的决心与毅力。河南安阳道口镇,因传承300年的道口烧鸡文明,76岁的张存有是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人,为守护非遗美食,他倾尽800万买回三个字-义兴张。张有存老先生对非遗美食的守护与热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细节之中。一天3趟“下车间”,永远最早到最晚走,从选材到制作过程每一个步骤都仔细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年过花甲的张存有先生,为守护非遗美食,不惜花费重金买回商标。“义兴张”商标于1981年7月由张存有先生创意,并与张玉华先生以滑县食品公司名义办理了注册手续。1982年6月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核准。商标类别为“第29类烧鸡”。该商标自注册以来,曾经几度易主,自2019年4月,经办理法定转让手续,滑县道口义兴张烧鸡有限公司获得该商标的所有权和商标专用权。在此之前,该公司注册和使用“张存有”等多个商标。

图为张老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公告,对道口烧鸡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为道口烧鸡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道口烧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法律保障。 刘晓哲 摄

做好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经典

关于传承,道口烧鸡已经有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张存有老人之前,道口烧鸡的制作工艺以及材料流程都是独家秘传,但从十三代传人起,道口烧鸡的制作不再是秘密,张存有老人将烧鸡制作方法公之于世。老人表示,什么是传承,只要是我们华夏的文明,就不分你我的手艺,现在都讲究信息共享,我把自己的这份制作方法分享给每一位中国人,只要道口烧鸡的手艺不失传,自己就对得起当时祖先创办道口烧鸡扶危济困的初衷。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探索队员还了解到,他曾将创办过道口烧鸡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一些贫困家庭教授指导道口烧鸡的制作,让他们能够以此为生,增加收入来源。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同时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做出一份突出贡献。

响应号召,抗疫先锋

张存有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湖北等多地多次捐赠救援物资。张存有老先生说道:“在疫情中能够在疫情中为国家尽自己的一点力”。国家有难,非遗先行。道口烧鸡便是完美的演绎了这一点。

道口烧鸡不仅仅是在疫情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了很大的社会效益。自2011年1月18日滑县张存伟道口烧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便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他没有封锁自己的制作手艺再闲几年也成立过道口烧鸡的技术学校,培养出了很多传承人,在众多徒弟中,已经有两位徒弟比张存有老师发展的更好,将道口烧鸡的这一文化发扬光大。

图为启为创新队员和张存有老先生在文化展室厅内合影留念。刘贺荣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食品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紧密融合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食品安全作为健康生活的基石,将相关理念深度融入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工作圆满完成

为深入调研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2025年1月8日至1月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根据前期开展的寒调第四次会议……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这一课题的看法,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1月2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展开线上问卷发放工……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

为促进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6日中午11: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7教室召开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队员参与。此次会议主……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优化问卷题目,12月30日下午19:0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科技大楼9509教室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成……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二次会议

为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地讨论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2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

为加强实践队队员对课题的理解,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推动后续寒调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3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负责人王……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健康万家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北师范大学……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十堰学子三下乡:拜访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
7月18日,为弘扬非遗文化,了解蔑扎风筝工艺和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故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前往武汉市昙华林拜访了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并了解了蔑扎风筝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民间艺术家陈士荣…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自古以来,“爱国”这个词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古有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今有科学先驱詹天佑等等,除了他们,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爱国实例,他们都体现了同一个词语——爱国。作为新一代的大…
传承非遗文化:以泥塑形,以心铸魂
近日,为了响应十九大“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号召,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湖北武汉分队,于7月22日,来到武汉昙华林,开展“穿过文艺老街,寻根非遗遗迹”的活动,去探寻…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究非遗泥塑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结果令人深思
泥塑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了,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了唐代,泥塑更是到达巅峰。8月16号,湖北汽车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分队以追寻古物遗迹,探究非遗文…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020年7月14日,实践团队成员在学校公教区进行商议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制定计划确定行程,通过多次商讨最终定下方案以及学习相关文件书籍了解疫情现况和山西发展。2020年7月21日,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汾河西畔滨…
湖北学子三下乡:秦氏绢艺细腻丝滑,入驻平台助力推广
2020年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队员,前往河南安阳秦氏绢艺总店探访秦氏绢艺非遗继承人秦慧会,为使秦氏绢艺非遗文化与时代进行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开展了“秦氏绢艺细腻丝滑,入驻平台…
入古韵浓重之前童古镇,湖北学子访前童木雕非遗手艺人
2020年7月3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浙江宁波,走进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前童古镇,为了探访木雕手艺人——童献松。前童古镇的历史也是非常非常的悠久,我们知道的有方孝孺讲学…
将心比“新”,相伴同行 ——“导生选举”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推广服务互助的理念,鼓励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帮助解决新生生活上的困惑,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
湖北大学生走进河南安阳,探秘秦氏绢艺“白菜蝈蝈”
为了了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间艺术。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安阳滑县,拜访了秦氏绢艺的传承人秦惠会,开展了“了解秦氏绢艺,探秘“白菜蝈蝈”为主题的非遗文化探索活动。据…
陕西学子“传播红色精神,凝聚红色力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铭记,是为了擦亮历史的镜子,还原事实真相,是为了吸取战争的教训,开创和平未来。为了让当代大学生了解老一辈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8月31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精神实践团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