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口烧鸡”这块金字招牌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才能使其在各地口碑皆传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来到了义兴张道口烧鸡有限公司并有幸拜访了道口烧鸡第八代传人——张存有老先生。在张老的带领下,启为创新队员在其所在厂区对道口烧鸡展开了深入调研。
图为“张存有烧鸡店”实体经营门店之一,调研成员之一正打算推门进去,道口烧鸡的香气越发的浓郁吸引人。 刘晓哲 摄
一生只做一件事,让其名声享誉全球
探索队员在和张老师先生的交谈中得知到他一生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道口烧鸡上,并让其扬名世界,享誉全球,并给队员讲到他年少时与道口烧鸡的相识,并一干就是一辈子,16岁那年,初中毕业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道口烧鸡后继乏人的文章,目光如炬的他第一次表现出骨子里的倔强:必须担当起发扬道口烧鸡的责任。当年他来到滑县食品公司烧鸡组工作,跟随祖父制作烧鸡,并很快成为了“顶梁柱”,1964年被委派到公司下属白道口镇经营处独立经营烧鸡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1965年。”张存有说,当年10月,他和祖父被湖南省湘潭市邀请,前往传授烧鸡制作技艺。张存有高超的技艺、熟练的操作,令观摩者赞不绝口,给了张存有极大的信心。1971年,张存有和徒弟姜胜利被借调到中州宾馆,他们烹制的道口烧鸡曾专门用来招待丹麦、加拿大、赞比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五十多位驻华使节以及港、澳、台同胞,受到高度赞誉,从那时起便使道口烧鸡扬名中外,这是张老先生无比自豪的一件事情。1974年,张存有全面负责滑县食品公司道口烧鸡加工车间,1979年,祖父病逝,张存有悲痛万分,并将对爷爷的思念化成动力,更加努力精进技艺。
七旬老人,守护非遗美食
“传承300多年的招牌,不能全毁在我手里”这是张有存老先生守护非遗的决心与毅力。河南安阳道口镇,因传承300年的道口烧鸡文明,76岁的张存有是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人,为守护非遗美食,他倾尽800万买回三个字-义兴张。张有存老先生对非遗美食的守护与热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细节之中。一天3趟“下车间”,永远最早到最晚走,从选材到制作过程每一个步骤都仔细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年过花甲的张存有先生,为守护非遗美食,不惜花费重金买回商标。“义兴张”商标于1981年7月由张存有先生创意,并与张玉华先生以滑县食品公司名义办理了注册手续。1982年6月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核准。商标类别为“第29类烧鸡”。该商标自注册以来,曾经几度易主,自2019年4月,经办理法定转让手续,滑县道口义兴张烧鸡有限公司获得该商标的所有权和商标专用权。在此之前,该公司注册和使用“张存有”等多个商标。
图为张老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公告,对道口烧鸡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为道口烧鸡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道口烧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法律保障。 刘晓哲 摄
做好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经典
关于传承,道口烧鸡已经有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张存有老人之前,道口烧鸡的制作工艺以及材料流程都是独家秘传,但从十三代传人起,道口烧鸡的制作不再是秘密,张存有老人将烧鸡制作方法公之于世。老人表示,什么是传承,只要是我们华夏的文明,就不分你我的手艺,现在都讲究信息共享,我把自己的这份制作方法分享给每一位中国人,只要道口烧鸡的手艺不失传,自己就对得起当时祖先创办道口烧鸡扶危济困的初衷。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探索队员还了解到,他曾将创办过道口烧鸡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一些贫困家庭教授指导道口烧鸡的制作,让他们能够以此为生,增加收入来源。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同时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做出一份突出贡献。
响应号召,抗疫先锋
张存有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湖北等多地多次捐赠救援物资。张存有老先生说道:“在疫情中能够在疫情中为国家尽自己的一点力”。国家有难,非遗先行。道口烧鸡便是完美的演绎了这一点。
道口烧鸡不仅仅是在疫情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了很大的社会效益。自2011年1月18日滑县张存伟道口烧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便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他没有封锁自己的制作手艺再闲几年也成立过道口烧鸡的技术学校,培养出了很多传承人,在众多徒弟中,已经有两位徒弟比张存有老师发展的更好,将道口烧鸡的这一文化发扬光大。
图为启为创新队员和张存有老先生在文化展室厅内合影留念。刘贺荣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