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7日起,合肥各个地区的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多处出现洪灾,为了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自2020年7月30日起,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发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赶往周边各地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志愿活动。志愿者王晓明赶往的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有数百名群众,其中大约有二十个儿童,由该安置点老师组织起来,每天来教室里学习。
7月30日早上是志愿者王晓明第一次来到该安置点,宽敞的学校里有一栋专门的教学楼用于安置群众,教室门口的走廊上拉满了绳子,绳子上挂着形形色色的衣服。走廊上有一些老人背着手,在向下张望或者望向远处。这些群众本可以在家过着各自的生活,却因为一场洪水过起了集体生活,而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就不高,又挂念着自己家里的情况,的确很难睡好。即使相关部门可以高效且迅速安置好群众,却也难以抚平他们内心的焦虑。
大概到了八点,早餐已经安排结束,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排成两队从居住的教学楼走向对面的教室。这是志愿者第一次见到这群孩子们,他们嬉笑打闹着,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悲伤与焦虑,这与对面的大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他们只觉得新奇,并不明白洪水带来的损失,也不知道洪水过后家的模样。他们有的刚上小学,有的已经是高一新生了,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相处得十分融洽。
图 1安置点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 通讯员王晓明 摄
对于志愿者的到来,一开始他们觉得好奇,在底下小声讨论着,经过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孩子们开始向志愿者提问,一来二去很快就变得熟悉起来。有一个上小学的小朋友,总是坐在第一排,发言提问总是最积极的。小小的脑袋里好像装着对全世界的好奇,虽然总是打断别人说话,但言语中无刻不体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为了使安置点的小朋友高效合理地利用暑假时间学习,志愿者每天都对他们进行作业辅导,确保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孩子们的年级差距很大,所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辅导。高年级的同学都拖着重重的书包,里面装着的可能不仅仅是作业和书本,还有那些可以看见的未来,唯有读书,才是他们追求理想到达远方的坦途。
图 2 志愿者王晓明在辅导作业 通讯员廖舟 摄
同时,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安置点进行统一管理,他们基本没有自由活动的范围,因此志愿者经过认真准备,给他们带来了趣味活动,讲解一部经典电影,解读一部作品。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在课堂上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课下我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聊天做游戏,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孩子们的笑颜让这个小小的教室充满了温暖。
图 3 孩子们在听电影《阿甘正传》讲解
安置点里除了大学生志愿者还有从社会各界赶来的志愿者,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带来了许多关爱。虽然我们志愿者能为他们做的事情很少,但每一份关爱都将在他们的心底发芽,今后会在社会中传递。
图 4 志愿者王晓明(右后二)与孩子们的合影 通讯员廖舟 摄
离开的那天,孩子们纷纷发问:你们以后都不来了吗?看着他们惋惜的眼神,志愿者们意识到,即便只有短短几天的相处,他们也已经将志愿者当成了朋友,离别时也会有些不舍。但比起跟他们继续快乐的相处,更希望他们可以早日回家。同时,在我们离开时,由于连续多日的炎热天气,已经有部分地区的洪水退下,一些老人已经整理好行李,在安置点门口做最后的登记工作。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如同他们的子女,一遍一遍地叮嘱“有没有人来接您啊?”“您自己一个人回去可以吗?”“东西多不多啊?”而老人们则连连点头,“可以的。”“好的。”“我回家了。”回家,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洪水冲不走的是他们对家的思念,也冲不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这个暑假,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若有情天亦老,洪水无情人有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政府与学校的号召,走入社会,分别就近前往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严店乡严店中学安置点、庐江县矾山镇矾山中学安置点等受灾群众安置点,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抗洪救灾事业做出贡献。也希望这小小的贡献能给志愿者带来一点点快乐,给社会带来一点点温暖,给抗洪救灾工作带来一点点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3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