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受到疫情影响,湖北师范大学“风向标”实践队于7月30日至8月8日采取线上的形式进行支教活动,针对小学生选定了适合的课程主题,开展了线上授课。
说起支教,许多人心中的几个关键词应该是艰苦、感动、挑战。在今年暑假的实践活动中,我第一次尝试了线上支教这项活动。作为一名刚结束大二即将迈入大三的师范学生来说,平常还没有过多地接触到讲课这回事,作为教师的经验也还十分浅薄。在刚开始这项活动的时候,我是有非常多的顾虑的。一是我之前没有过面对面的教学兼职的经历,所以授课的经验还不足;二是因为疫情考虑,所以进行的是线上授课。所以对于这项神圣的工作,我是又激动又担心。现在再去回想,那些冲突的情绪也成了美好的记忆。
一切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我们整个团队在开展之前对课堂主题进行了认真的筛选。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选用具有一定现实教育意义和提升思考能力的课程。考虑到听课的学生还处在小学阶段,我们也对课程内容的难度进行了一定的弱化。我们没有选用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而是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课外拓展性。所以我们选择了趣味语文、简单入门的哲学课程、环保专题、爱国教育等等一系列课程主题。我认为我们这次的课程主题的选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小学阶段的教材,他们一定已经学习了许多,也将有机会有条件继续学习下去。但是,对于我们选择的课程主题则是日常课程中不会涉及到的领域。特别是哲学,在小学和初中都不会专题性的学习哲学的知识,在高中会进行部分性的学习,而在大学才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习。我想哲学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掌握难度,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都有指导性的意义。可能现在给他们上的这堂课,他们并不能完全领悟,但想必对他们之后的学习一定会有所益处。
我想这次进行线上支教的意义,也在于此。我们无法左右学生对所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我们愿意去分享我们所认为的重要的知识,实际上这也是一次知识的分享。刚结束大二的我,对于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也还缺乏系统性的整理掌握。虽然,我们和小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有难度之分的。但我们对于知识的态度、对知识的追求是同样热忱的。我不仅仅把这次活动当做我正式成为人民教师前的一场预备役,也是我作为一名对知识的渴求者,与同行人的相互分享。
我永远清晰地记得,我对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满腔热血的。我一直都认为支教的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支教老师给予学生们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给支教老师带来的影响。从支教老师这里,学生们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接触到不同授课风格的老师;从学生们这里,支教老师能体会到“为人师”的快乐。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我所交给他们的知识,也是为了启发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又是一路风尘仆仆、又是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乐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凯歌,问世间志愿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我没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自我的内心去做,期望自我确实能做点什么,而这些事情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期望自我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我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我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这就是我对志愿活动最切实的思考。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的存在的好处,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齐,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能够改变风的走向,能够决定水的流速。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或许有一大堆能够让自我骄傲的事,不枉此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