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时代文明先锋队社会实践调研杭州市萧山区互联网垃圾分类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张耕源

8月3日,新时代文明先锋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走访调研当地互联网垃圾分类的现状。当地约是在一年前开始试行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实践团成员为调查当地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的实行情况及居民对此新模式的真实看法,走访居民实施调研方案。

当日早晨七点,实践团成员便启程走访当地的居民。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位叔叔正在分类处理家中早晨产生的垃圾。经交流后我们了解到,居委会要求居民对家中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实行二分类。居委会为每家住户都配备了装有二维码芯片的分类垃圾桶。其中居民每天都需要在家中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厨余垃圾应投放在绿色垃圾桶内,而不可回收垃圾应投放在黑色垃圾桶内,而其余有害垃圾、可回收衣物等应投放到居委会固定的垃圾投放点。

在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形式后,我们又找到了负责垃圾回收的工作人员,来深入了解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的创新之处,及分类垃圾桶上二维码芯片的具体用处。

在交流前,我们看到工作人元将住户已分类完成的垃圾桶搬上垃圾车旁边的检测仪,检测仪可通过垃圾桶上的芯片识别垃圾桶归属的住户,并根据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给住户当天的垃圾分类的情况给予积分形式的评价。在和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又了解到:住户每月可根据所拥有的积分,向社区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这样的垃圾分类形式令我们实践团眼前一亮,这样的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垃圾分类新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住户垃圾分类的行为意识,并且通过积分的机制对住户当天垃圾分类的情况给予反馈,便于居委会管理人员实现更加细致的对垃圾分类及后期回收的管理。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的反馈,又能够促使用户进一步改善家中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而更大范围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及管理,最终达到环境优化的目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心系乡村助农户 农村经济新发展
2020年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蓝天、绿水、可爱的儿童、质朴的村民都深深的记在我的心中,疫情下的家乡经济发展调研带给我了满满收获,同时我也为烟台大学计控学院“心系乡村”经济发展调研…
生态好国家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
生态好 国家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
黄河之滨 文化之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个故事讲不完,一幅画卷装不下,历史不能被浓缩,只能被见证。人类文明多起源于湖海之滨或两河交汇,曾经无比辉煌的四大文明中就有黄河文化的身影。同为河流起源的古巴比伦两河文明在时间…
黄河在我心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不息,形成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的壮绝气势。黄河,像蜿蜒在中国版图上的一条游龙,从青藏高原越过青、…
黄河,大自然的“母亲”
黄河,文明起源地,中华母亲河。她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的本质是“龙”文化。作为黄…
实验心得
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件事在开头时都并不好做!只要我们慢慢探索出来了它,就比较好做了,而往往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望而生畏;逃避。其实他们都是没有一颗坚定的…
华夏文明之源泉
“她就在那里奔腾不息着,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守护着千年华夏文明。”黄河,在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原始文明,将团结、不屈、奋斗融进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中,在面对危机与磨难时,骨子里的…
暑期社会实验心得
一叶知秋,一片落叶见证一个季节。一次暑假留校做实验见证一次新的认识,感想是来自于对化学实验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次实验给我很多的感想,而这些体会将会使我受益终身。由于是刚接触这种算是综合性的…
观黄河盛景,寻文化源头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黄河泼洒纸墨。王之涣这样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陆游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刘禹锡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黄河的历史悠久,由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