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群体意义上的经营行为和竞争模式越来越成为企业有效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国内外的创业实践来看,网络关系对于创业活动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美国硅谷地区创业活动的发展为例,这一地区创业活动的飞速发展与外部众多的支持因素密不可分。通过开展广泛而深人的合作,企业不仅能够获得企业成长急需的资金、技术等关键性资源,对于企业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问题也能够充分依托外部智慧来解决。相对于创业实践的蓬勃发展,创业网络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业网络领域尚缺少核心的理论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相关命题,创业学者尚未感觉到压力来建立一个系统的创业网络理论。基于这一现实,本文试图从网络的视角发展创业理论的概念框架,以期得到一些探索性的结论。
一、创业网络的研究综述
创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数10年间,世界范围内市场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例如,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石油危机、经济衰退、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等,带来了大量的市场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并且促进了创新和创业行动,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也在不断上升。
从最新的研究趋势来看,研究人员试图在创业的概念中纳人更多的元素,对创业的理解出现了很多创新角度。这一趋势为从网络角度拓展创业概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网络本身是一个创新研究领域,网络关系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要倚仗的重要要素,在创业概念中网络要素,符合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业研究的迅速发展,以及一般企业研究中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的不断上升,创业网络开始成为创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新创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或者社会组织的联系等都成为创业网络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关于网络与创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发展得非常迅速。除了创业网络概念本身,与一般管理研究领域中对于网络关系的研究进展非常类似,研究人员发展并讨论了围绕网络所衍伸出来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特点,这些概念主要包括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网络能力、网络治理等,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丰富。
从创业网络研究的发展来看,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为蓬勃的发展,但是,对创业网络概念的讨论还不够深人,尚没有从规范性的角度构建一个真正专属于创业领域的网络概念,这也使得进一步探讨网络结构、网络能力等延伸概念时理论基础不够充分。对以建立理论为目的的系统化研究来说,其核心概念创业网络的概念界定和内涵探讨不可或缺,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二、创业网络的概念解构
创业网络的实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其基本构成是一系列的节点和联系,这些节点包括了与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或者新创企业发生联系的不同主体。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创业网络概念的维度构成特征。
1.创业网络的关系主体维度分析
这是较为传统的对于创业网络概念的认识角度。基于关系构成主体的分析,创业网络可以从创业者的个体网络以及组织间网络两个层面认识。个体网络,也被称作社会网络或者非正式网络。将个体网络被定义为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拥有的与其他个体的积极而稳固的联系,这些个体通常包括家庭、朋友以及同事等。所拥有的个体网络可以被看成创业的启动资源。由于创业者能够充分信任个体网络中的合作者,也能够容易地预期其行为,这就避免了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常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能够迅速获取各方面的资源,降低初创期的死亡风险。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对于个体网络的过度依赖会引起一些问题:个体网络的构成单位—与创业者密切联系的个体数目总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从个体网络中汲取资源,资源规模就会受到限制。同时,相对其他渠道所能获取的资源,个体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常常具备高度的相似性,在应对创业过程所面临的多元化问题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仅仅拥有个体网络对于创业活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组织间网络也被称之为正式网络,其构成主体是一些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组织。从组织的角色上看,组织间网络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垂直网络的构成单位是企业产品价值链上的组织,具体而言,这些组织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上游—物料、半成品等投人要素的供应商以及下游—成品的深加工或者销售渠道等实体组织。因此,垂直网络实际上是以网络经营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纵向上的能力拓展,在网络内部,在价值链条上不同位置和层次的组织活动能够整合在一起,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水平网络是指同属于某产业内的组织所构成的网络(Elg&Johansson,1996),其构成主体包括竞争者、管理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水平网络的实质是一种横向合作联盟,构成主体之间是一种契约性质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构建水平网络,组织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把它们的技术、资源、能力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并且力争达到共享,从而获得它们在生产、设计、制造以及服务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创业网络的关系属性维度分析
这一视角是根据网络关系本身的属性来分析创业网络概念的内涵。根据网络关系的属性特征,可以把网络的构成元素分为合作、信任、沟通、学习、分权5个方面。
(1)合作。合作是创业网络中的首要属性。新创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更为强大,创业活动的战略、营销、技术、运作等方面问题更为复杂,单个企业依靠自身能力进展非常缓慢。因此,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分工,在技术、渠道、财务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创业活动的重要支持。尽管如此,在创业实践中,一些组织活动客观上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但是,合作的实际推进过程却非常艰难。因此,在网络关系的属性特征中,还应当具备其他特征属性,来保证合作形式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2)信任。信任是网络关系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创业网络的正常运行要求各个构成主体在资源投人、信息共享、协调运作等方面达成一致。而达成这些一致所需要的谈判成本往往是巨大的,对于刚刚成立同时缺乏社会声誉的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创业者应当加强网络关系中信任元素的建设,用信任来推动决策的迅速形成,提高网络关系的运作效率。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还有助于形成一种自我监督的机制,能够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提升网络关系的稳定性。
(3)沟通。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的载体在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沟通可以有效地将各网络成员的协作意愿与新创企业的共同目标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强化各个构成主体对共同目标的认同。事实上,即使在一般的企业网络中,其成员之间也往往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营背景,这些差异客观上造成了成员之间在认知方面存在分歧。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有效的沟通行为。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在沟通过程要注重信息的交流和回应,通过互动打破组织的限制,使新创企业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延伸。这种信息互动交流的积累效果,充分促进了网络关系的发展。
(4)学习。学习是网络内部企业的知识共享机制。这一属性对于创业活动的意义尤为重大。刚刚成立的企业往往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在实践中摸索,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网络关系获取、分享和利用知识,新创企业可以持续地收集、分析、储存和使用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持续的学习确保了知识尤其是不易编码的隐性知识在企业的传递,极大地加强了新创企业面对复杂而动荡的外部环境快速应变的能力。
(5)分权这一层面特征是网络关系的治理机制。网络关系的治理特征与科层组织或是市场交易性不同,这一治理模式把权利分散到更多的群体之中。虽然在网络内部没有一个有形的或正式的主导机构,但是,透过网络中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或规则能够获得相当有效的规范效果。这些习惯或规则会在网络关系的经营和发展中自然形成为被网络构成单位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这实际上是与科层组织的集权化管理相对应的一种分权化方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