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防疫有我,“卫”爱同行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浔梅暑期社会实践队 作者:彭丽君

本网讯(通讯员 彭丽君)教育之于孩子,正如水滴之于幼苗,是长成参天大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幼苗又将开启新一轮成长。8月已经过半,暑假即将结束,这个九月,又将迎来开学季。为助力疫情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浔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线上授课,引导孩子们重视疫情防控下的个人卫生,教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感悟疫情下的大国担当。

细节着手,针对教学

公交地铁客流有所回暖,原本冷清的大街上多了几分欢笑声,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曾经安静躺在角落里的口罩走进了千家万户,一度成为地球上最稀缺的物品,无论男女老少,每一个人都将它视若珍宝,但这珍宝,要使用得当方能物尽其用。通过课前的“口罩知识知多少”环节,志愿者们了解到孩子们在戴口罩时常会出现未压紧塑型条、天气太热露出鼻子、摘口罩时用手触碰口罩内部等现象。疫情当前,戴口罩无疑是一门必修课,孩子们作为易感染者,更应该是我们关照的对象。为此,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疫情下的卫生健康课,课程的目的正是为孩子们普及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的方法,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图为志愿者线上支教PPT部分内容

线上课程开始,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播放了一段口罩自述的动画视频,并依据视频内容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口罩的相关内容。紧接着,来到了“动手戴一戴”环节。志愿者们随机挑选了两位同学,让他们通过屏幕向大家演示佩戴口罩的方法,随后播放了一段正确佩戴口罩的视频,让同学们认真观看,找出不同。经过一番对比,不少孩子发现了“端倪”,踊跃举手发言,屏幕前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志愿者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逐步让孩子们重视正确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考虑到孩子们太小,接受能力有限,细心的志愿者们还播放了口罩歌,亲自示范佩戴口罩,便于孩子们形象理解,深刻记忆。“佩戴之前要对折,双手捏住绳两边,确定挂到耳朵后,层层褶皱再伸展,上面遮到眼睛下,鼻嘴下巴全包严,口罩上边轻轻按,铝条鼻夹自然弯……”悦耳的歌声、耐心的示范,让孩子们沉浸在正确佩戴口罩的喜悦当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佩戴要领,成功将理论化为了实践。此外,志愿者们还教孩子们酒精消毒、日常通风、勤换衣物等个人卫生常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卫生健康知识。

深刻感悟,大国担当

课程进入到后半段时,孩子们的神情多了几分严肃。这时,屏幕前的孩子们端坐,态度专注且认真。孩子们正在观看口罩物资的捐助视频,大到企业家、明星,小到海外华人、普通老百姓,大家众志成城捐助口罩,共同保护生病的祖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份份小小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足以撼动山河。无论身处何方,仍心系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

不知不觉,课程已接近尾声。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对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和卫生健康小常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分辨错误动作,自我纠正,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小口罩,不仅让孩子们有了更多安全感,也折射出了中国人的爱国心、责任心,让孩子们的内心触动。小小一堂口罩课,孩子们增长了知识,也感悟到了大国担当。

图为孩子们课后手绘口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暑期社会实践实际调研总结
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直通车队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采访调研部分已经结束了,对于本次活动能够产生的影响以及本次活动的意义在此进行一下说明。在出发之前,我们小队对于我们本次实践活动之…
调研垃圾分类实施现状 积极进行宣传倡导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垃圾分类实践团队调研
2017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所印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各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所发布的相关规定,例如《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顺德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识美丽乡村建设,感国家发展之速
识美丽乡村建设,感国家发展之速石婧“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美丽乡…
2020年疫情背景下云陆双栖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恰恰也是情况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当前全国各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全面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任务依然艰巨,怎样做好最后冲刺、打赢这场硬仗,巩固脱贫成效,…
立足于村庄建设
我们美丽乡村直通车队的实践主题是:立足于脱贫攻坚·谈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包括六大内容:1.村庄规划:规定了村庄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规划要求。2.村庄建设:规定…
浔梅云支教: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本网讯(通讯员彭丽君)“《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8月16日上午,琅琅的读书声正透过小小的屏幕传递。今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穿梭乡间,与民同行
穿梭乡间,与民同行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美丽乡村直通车队采用的是“云组队”,我们团队队员并未能都到达我们的实践地点——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龙家界村。就此,完成并行走于实践地点的主要由居住在龙家村…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查心得
实践心得陈晔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如期进行着。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心灵
家庭的贫困、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留守儿童的重要群体,在缺失父母教育以及良好文化环境的情况下,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情…
聚焦抗“疫”外交动态,体会大国形象担当
学校:东南大学院系:外国语学院姓名:谭梦娇陈俊浦郭丁铭虞迎迎李闯李凯郝妍为深刻体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东南大学“战疫中国说小分队”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