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昔日之延安救亡图存,今日之延安精神永传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潘晓亚

伟大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为深入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我团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70年前的延安是革命先烈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人民的依靠,70年后的延安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中华人民的榜样。如今我们来到了这座红色教育城市来探索延安的不朽精神。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在这里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在每个人都心中的意义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它赋予的感情也有所不同,或深,或浅。但不变的是延安永远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城市,他永远给人们光明,永远给我们树立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它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更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榜样。在我心中延安是光,延安是灯,它指引着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它教会我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

来到延安后,实践队员们以饱满的激情即刻投入到学习调研实践中去。以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为起点,开始了延安的实践之旅,进入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一楼大厅,迎面就是革命英雄们的铜像,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各个展厅,聆听了革命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时期使用过的锅碗瓢盆,在锈迹斑斑的漏勺上可以看出革命先辈们对于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对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革命建设时期的作用以及习仲勋,马明方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使队员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党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队员们对延安红色革命圣地的初步了解。

西北局纪念馆的学习结束后,团队小伙伴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学习教育活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队员们在馆内仔细认真观看革命时期的历史记载,重温革命路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照历史事实的顺序,感受革命领导人在艰难岁月仍然不忘自身使命,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谋出路的伟大理想,伟大的理想与每一位学队员的责任相呼应,给予了每一个队员究其根本的思考,用心去体会理想中所蕴含的力量与担当;传递的责任与义务;崇尚的理想与目标,用实践去回答自己所立下的誓言。

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到1947年期间,中共中央驻在杨家岭。当我们进入杨家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和起伏的山坡,想到革命先烈们曾经就是在这里跨过无数个艰难与坎坷,我们的实践队员不禁肃然起敬,仔细感受着关于他的那段悠久的而庄严的历史。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共七大礼堂,在这里召开的第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十五人组成的主席团,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随后,我们探访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故居,感受到即使是重要的中央党员,在抗战时期他们的生活条件依然非常的艰苦,他们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直接眼光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他们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杨家岭之后,我团队又辗转到了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一入枣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修建的,再往前走是一个小广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就屹立其中。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望着眼前的革命旧址,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那种连吃穿都成问题的年代,我们的领袖却用非常人般的意志,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神话,而如今国家强盛,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年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都是由革命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怀着朝圣的心情,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寻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悟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探索革命成功的精神密码。面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大家心灵深处一次次被英雄前辈的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福祉为已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所感动,一次次被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长征精神所打动,一次次被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出的“一条正确道路”“两个伟大选择”“三大制胜法宝”所震动,一次次被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所触动。

延安精神概括来说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延安人世代以来都勤恳工作,延安精神也得以延传。“延安精神不仅是延安人的精神,更是中国的精神。”昔日之延安救亡图存,今日之延安精神永传。中华学子满怀赤诚而至,有志青年坚定信仰而归。红色之旅,青春足迹,所学、所感、所悟,已成心中灯塔、人生明灯。

朴素的黄土砖,简陋的门窗,简朴的衣着,印象中延安是一座简单的城市。但在短暂的实践学习后,我团队所有成员切实地感受到这儿点亮了璀璨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不忘合作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9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尽己之力 温暖人心
尽己之力温暖人心2020年9月26日,西华师范大学新生在灯光球场进行行列式训练。天公不作美,秋雨久绵绵,2020级新生照常训练了军姿站立、踢正步、摆臂训练等内容,九月份的雨足以让大家瑟瑟发抖,大家仍咬牙坚持…
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调研
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西起西乡县沙河镇马踪村,东至城关镇乔山村,规总面积1744公顷。其中,湿地保护保育区面积839公顷、湿地恢复重建区287公顷、宣传展示区面积478公顷,合理利用区面积125公顷,湿地管理服务…
LGD 还能否出线?
如今S10入围赛已经正式开打了,并且已经进行了两天了。而对于这两天的比赛,最让人意外的部分就是LGD战队的战绩问题。因为谁也没有想到,LGD在败给PSG战队之后,居然还会败给R7战队。要知道R7是B组中最菜的一支,L…
朱鹮栖息地生态调研
朱鹮,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濒危物种名录,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部。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朱鹮的分布和数量逐渐减…
“延”流溯源,安不忘危
伟大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为深入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我团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70年前的延安是革命先烈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人民的依靠,70年后的延安是我们最值得…
秦巴生物资源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2020年暑假,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了以“情系生态汉中,共筑绿色梦想”为主题的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校…
秦巴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分布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举措。陕西理工大学“保护大美秦岭共建绿色家园”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考察、分析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化解…
汉水中上游文化资源调查
为了进一步宣传低碳生活及绿色环保的相关知识,践行大学生的服务精神,不断提升我校汉水文化研究水平与科学普及活动的影响,2020年暑假,生工学院共同组建开展了以“秦巴卫士”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理念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倡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挥在保护秦岭中生力军作用。“保护大美秦…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培养广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0年9月26在德州学院第二、第三、第四主题餐厅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