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的精神凝核,是历代仁人志士自强不息、救国拯民、反对内外强权压迫过程中形成的革命解放基因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它闪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传递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本来”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弄清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才能明确我们今后往哪里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是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必然要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大学生必要的人生课题。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来说,没有亲身感受过革命年代的腥风血雨,更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生死考验,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书本,因此,我们团队队员想通过“重走长征路”来深入了解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的那段光辉岁月和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为接下来的”红色教育入课堂“宣讲和“红色教育入农民生产实践”考察做思想准备。
本着这个目的,我们来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村,村庄静静地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灰瓦白墙掩映其中。一到村口,便看到一座标志性建筑“红星门”,上面写着“革命老区 红军摇篮 长征出发地”字样,诉说着这个村庄深深的红色印记。穿过红星门就看见了古朴的明代建筑何氏祠,它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部旧址,当年,红二十五军曾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研究战略转移前的准备工作。祠堂内的机要室、参谋室、会议室仍保持80多前的样子,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展柜里的油灯、兵器、信件和挂在墙上的游击战路线图、主要将领事迹等,心中的敬佩和感慨油然而生。其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征“七仙女”的事迹:在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队伍中,有7名女红军战士,她们作为随军医院的护士,不顾个人安危,随着部队转战,为部队筹粮,救助伤员,副军长徐海东考虑到她们比男战士体力差、可能吃不消,便给她们七人每人八块银元,让他们回到根据地或者在附近找一户人家当女儿,但女战士周少兰说:“我生是红二十五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其他六位女战士亦是如此,坚决要求留队长征。我们被女战士们的坚强与决心所感动,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誓师广场。1934年11月16日的晚上,红二十五军的2984名战士在何家冲的一棵银杏树下集结,整装待发。他们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准备告别这大别山的父老乡亲们,告别这片埋葬了他们无数战友的热土,毅然地踏上了长征之路。这棵古银杏树由此成为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的见证和标志。听当地居民说,红军出发当晚,银杏树突遭雷击,树身被劈开一个大口子,奄奄一息,但第二年红军长征胜利之后,这棵树竟奇迹般地活过来。队员石春银不禁感叹:“历经百年年风雨沧桑,这棵长征之树却依然根深叶茂,生机勃勃,是因为它象征着长征的新生力量将源源不断,而我们就是新一代长征的生力军。”
第三站我们拜访了何家冲的老红军的后代和老党员们。这一站,我们的感触和体会更多、更深。我们来到其中一个红军后代晋爷爷的家,告诉他我们想了解更多红二十五军的故事和细节,爷爷很高兴地搬出了板凳,我们围着他坐在院子里,听爷爷一点点讲述。晋爷爷说红二十五军长征前几天,何家冲的乡亲们,都自发地从家中拿出仅有的口粮,在石碾子上三天三夜昼夜不停地为红军碾米筹粮,来送别这些战士,这些亲人们。这个石磨盘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碾”。战士们带着百姓沉甸甸的信任期盼,踏上了漫漫征程。除此之外,从爷爷口中我们还得知一个伟大的名字“何大妈”,作为一个勤劳憨厚的农家妇女,在自家后院的山洞里偷偷救治了十三名红军伤员,为欺骗敌人红军将士余占海是自己的儿子,用戳瞎了自己的双眼以此担保。所以当年红军战士亲切地称她何大妈。我们听完后既震惊,又无比地敬佩。敬佩何大妈的勇气和用生命来保卫红军的决心。
队长桂雯鑫说:“在长征途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最年轻的队伍,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途中唯一一支没有被削弱反而发展壮大的队伍,它红二十五军。我想,红二十五军的生命力就来自那些用生命支持它的何家冲人民。”的确,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才有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征程的胜利开端。一部长征史,其实就是一部军民鱼水情谊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史。何家冲这片红色的土地就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感人一幕。最后,晋爷爷笑着送我们说:“每年都会有年轻人专门来找我讲故事,其实故事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的姥爷是红军,他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再传给我”。数不清的红军故事,说不完的鱼水情深。“每一个红色故事一次思想洗礼,一次认识提升,使我们青年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依靠群众。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勇于逐梦,敢于圆梦,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新的长征路在等着我们”,队员们在当天的实践日志中写到。说不尽的红军故事,背后是道不完的红色精神,所以,在接下来的两站,我们就要把我们听到的这些红色故事、感受到的红色精神以另一种形式讲出来,弘扬开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