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探贝,别样魅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实践团队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省内外贝雕产区进行走访调研与宣传。2020年8月25日,团队成员刘高扬在线上联系了东海贝雕传承人王卫东师傅,并对他进行了专访。
道在日新,艺亦日新。同时团队成员也从王卫东师傅的故事中了解温州产区东海贝雕的发展模式:“旅游+文创”,同时团队也希望潮汕贝雕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一条适合潮汕贝雕发展的新道路。
一、《帆锚相依》,驻立于汹涌的波涛中
图为陈列在望海楼里的大型贝雕作品《帆锚相依》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高扬 供图
在温州市洞头区望海楼的一楼大厅里,竖立着一幅曾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的贝雕作品《帆锚相依》;最初看见它时,那三张巨大的船帆同铁锚相依, 挺立在汹涌的波涛当中,着实令我震撼了一把。
据这幅大型贝雕作品的设计者兼制作者之一,百岛工匠王卫东师傅所说,一幅好的贝雕作品往往需要用时几个月,耗尽上千公斤的贝壳原料才得以制作出来。望海楼里的贝雕作品《帆锚相依》便是由十几名贝雕艺人用时七个多月,耗料8600多公斤才得以完成。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而此看来,《帆锚相依》可谓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望海楼里的贝雕作品《帆锚相依》举世闻名,而这应是现今大多数人对东海贝雕的初始印象。
二、守艺三十余载,一雕一琢皆生活
图为王卫东师傅为其他实践队成员讲解贝雕工艺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高扬 供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生于东海贝雕鼎盛时期的王卫东师傅,从小就尤为钟爱贝雕艺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同那些民间艺人一般做出精美的贝雕作品。王卫东师傅说道,“大学时,他就读的是美术专业,本是有着许多舒适的选择,正是源于小时候对贝雕工艺最初的喜爱,他于80年代中期进入原洞头县贝雕厂师从洞头贝雕师傅吕为民,开始为期三年的系统学习。”三年来,他从零开始,心无旁骛地学习贝雕技艺,熟悉掌握了贝壳的不同性质、形状、色彩,以及画图、打麿、上色等基本功;学成后,他便与郑大志总设计师等几位技术骨干一起成立了贝雕工艺厂,正式在贝雕之路上扬帆起航。
为何现在贝雕艺人越来越少了?那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比较浮躁,而成为贝雕艺人却需要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王卫东师傅说道。
正是因为王卫东师傅热爱贝雕,他才能三十三载如一日,一心一意地扑入贝雕行业中。三十三年间,他磨过的贝壳有几百吨,参与设计制作了近千件的贝雕作品,并且他的床头永远放着笔和纸,以便灵感来时能在随手可及的本子上画构图。终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贝雕技艺得以快速提升,从最初的花鸟、山水、人物、博古等画屏等传统作品,创新到贝珠相连、手链、胸佩、领带夹、首饰盒等数十种饰品以及“倒膜平嵌”工艺家具生产,行销北京、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他还将贝雕技法与沙画相结合,其作品还获得浙江省旅游工艺品大赛中的银奖。
也正是源于王卫东师傅对贝雕工艺最初的热忱,他才能在大多数同伴选择离开贝雕行业的时候,依然身体力行地对贝雕艺术进行宣传与推广,例如积极参加温州市举办的非遗宣传活动,担任洞头职业技术学校贝雕特色班的教学,组织贝雕非遗体验活动等。
他说道:“我相信通过我的行动,能引起更多人对这门优秀传统工艺的重视与关注,使东海贝雕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图为王卫东师傅为其他社会实践队队员实操贝雕工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高扬 供图
三、“文创+贝雕”,让东海贝雕成为带得走的“洞头文化
自历经市场经济的浪潮过后,东海贝雕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不管业内人士如何努力,但都无法拯救东海贝雕日渐式微的现状。
尽管如此,王卫东师傅等一行人依然坚持走在复兴贝雕之路的前线,因此,他们的见解是极具建设性的。
就如何延续东海贝雕生命,王卫东师傅提出了“文创+贝雕”的想法,并为此付诸于行动,他将贝雕制作技艺应用到文创领域,推出了梳子、化妆镜、名片夹、钢笔、首饰盒等便于携带且实用的日用产品,以及空调面板、奖杯奖牌、精品礼盒等私人定制品。
王卫东说道,“文创+贝雕”这条道路究竟是否可行?虽然不得而知,但是不行动,复兴东海贝雕就永远是遥遥无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