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线上交流会——云端探贝,该线上活动是雕情贝艺实践队的线上实践项目,旨在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更进一步推广潮汕贝雕,弘扬潮汕贝雕蕴藏的文化,探讨潮汕贝雕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获得新生。
前期准备
时间的长河洗去了贝雕身上的浮华,潮汕贝雕作为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瑰宝之一,目前已处于较危险的境地。其原因归根于贝雕手工匠人的流失和贝雕市场的衰落。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贝雕曾有着辉煌的时刻,作为潮汕文化的象征,贝雕也曾闪闪发光。新世纪科技发展迅猛,时代的更新迭代让传统手工行业逐步被一道道流水线替代,传统手工艺的效率败给了新时代的机器。贝雕,也就没落了。
随着时代发展,因特网技术不断地普及到每家每户,这确实为文化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实践队队员们意识到当今因特网对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迅速性,并与当前疫情时局相结合,制定了“线上线下两步走”的实践方案。
在线上方案开展的前期,队员们先是对于线上交流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整理设计了问卷供社会群众填写,收集大众们对“贝雕”这一话题感兴趣的内容,以“观众导向型”为出发点设计交流会内容,经数据统计,共有304人参与了本次线上调研。 最后,实践队邀请了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前海门贝雕厂厂长林汉桂先生,项目指导老师陈绮雯老师参加交流会,与参会人员共同分享贝雕知识。
云端探贝交流会
2020年8月3日晚,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线上调研交流活动“云端探贝”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实践队队长谭家敏主持。线上交流会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出席的嘉宾,以及本次活动的内容框架,接着便邀请到场嘉宾发表意见交流。交流会的重心偏向交流贝雕的历史与传承,先是林汉桂先生详细地阐述了贝雕工艺的起源与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随后,林厂长就着展示的贝雕作品,剖析其深藏其中的潮汕文化与历史底蕴。林厂长语重心长地说“一幅幅精美的贝雕画,其背后蕴藏着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能展现出手工艺人的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人的存在才是文化的构成。”林厂长对潮汕贝雕感情深切,也表达了希望贝雕再度繁荣的愿望。
文化传承部分则由卢湘莹女士展开,着重分析了潮汕贝雕的发展现状,卢女士坦言道:“因为社会经济的转型、人才的短缺,贝雕厂纷纷倒闭,这是很可惜的。贝雕的消逝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逝,所以很希望通过宣传能让大众重新爱上贝雕,让大家发现贝雕就在我们生活之中,社会任何人都能为贝雕这门手艺的传承而努力。”同时,陈老师补充了一些关于贝雕传承的新想法:贝雕的传承可以通过新的媒介来达到宣传的作用,同时做好后代手艺人的培养、申请非遗这些方式,引起世人关注,共同帮助贝雕的传承与发展。最后,陈老师向
观众们展示了前三届实践队丰富的实践成果,希望社会大众们能注意到贝雕特有的美,期望在未来有合适的条件能将贝雕这门手工艺传承下去。交流会引发了多位观众的共鸣,他们感叹着时代的变迁,仅仅透过屏幕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潮汕贝雕陨落的惋惜。很多观众也表示会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多发现身边的贝雕作品并保护好它们。
本次活动在观众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实践队员们希望能够继承前三代实践队坚忍不拔的精神,坚定信念,为潮汕贝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一种事物的消逝必定伴随着其背后文化的流逝。”贝雕作为传统手工艺中的奇葩,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陌生。实践队队员们希望它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引起社会、引起更多世人的关注,让群众们参与到贝雕文化的保护宣传中来,共同携手为贝雕的传承作出努力,让贝雕工艺大放异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7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