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
【摘要】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保护并不存在矛盾,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普通话适用于正式场合,而方言适合于生活用语。普通话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应该推广普通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之不同的方言,方言丰富着每个地区的当地文化,所以应该保护方言。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存在意义;正式语言;生活语言
普通话和方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语言,它们的存在有着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采取普通话与方言并重的方针,努力创造“双语”的局面。
一、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指出: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古时候,人们为了进行远距离的社会交往,为了学习求得功名,就必须学习普通话。我们也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说方言可以使我们的感情表达的更贴切,可以拉进双方的距离,当我们离家在外求学或打工时,听到一句自己地方的方言,莫名其妙就会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但是在正式场合中,说方言不仅会使人听不懂,而且会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因此,在正式、典雅的场合中,方言的交际功能明显弱于普通话。
在旧社会,交通并不发达,人们一般也不远行,所以所说方言一般会被人理解听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农村的人们开始外出打工,他们长时期的流动于不同城市的不同角落,为了谋求生存,他们需要使用普通话,因为只有普通话才能让他们同不同地方的人顺利的进行交流。看电视听习惯了普通话的我们,偶尔在电视上听到一句自家方言,也会感到没有普通话典雅。在山区民间,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有见识,有学问的人。跨地区办厂,需要普通话;旅游观光介绍,需要普通话;商品展销,需要普通话,普通话的实用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推广普通话是大势所趋。
(2)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对克服语言隔阂,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离不开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保护方言的意义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了129种语言,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人口也非常多,因此,不同地方的语言也千差万别。(3)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最直接见证者,是同方言人群之间交流的最好语言,是特殊的感情纽带。方言如物种,为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保护。
方言的存在有其特殊的价值:
(一).方言表达的内涵更丰富。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方言是最自然的语言,“是真正活的语言。”例如,河南话的标志性字:中(可以,愿意的意思),河南话的语气词也比较丰富,如:你干啥来(音同)?写字来啊。啥字哎?毛笔字啊。
(二).很多文艺节目中经常使用方言。戏剧比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女掌柜使用的是陕西方言。
(三).方言传承着中国古典文化。利用楚地方言写成的《楚辞》,带有浓厚的当地色彩。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利用上海话写成的《繁花》,很多读者评价到“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老舍的》正红旗下、沙汀的》淘金记……运用方言表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四).保护方言,更有利于推广普通话。(4)普通话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渗透进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所以,保护方言,更有利于推广普通话。
(五).方言是一种情结,可以增进乡情和亲情。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对一个人的影响很深。
三、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是融合共赢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普通话的推广,不是以方言的消灭为前提;方言的保护,也并不是拒绝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就如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结果是,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文言文的精华丰富了白话文。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普通话和方言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既要使人民具有使用普通话的能力,又要尊重他们使用方言的权利,并保护他们使用方言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5)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其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除了会说本地方言以外,还会说普通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能够讲普通话。
【参考文献】:
(1)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0
(2)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6
(3)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3
(4)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