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张晓婷

浅议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

【摘要】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保护并不存在矛盾,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普通话适用于正式场合,而方言适合于生活用语。普通话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应该推广普通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之不同的方言,方言丰富着每个地区的当地文化,所以应该保护方言。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存在意义;正式语言;生活语言

普通话和方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语言,它们的存在有着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采取普通话与方言并重的方针,努力创造“双语”的局面。

一、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指出: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古时候,人们为了进行远距离的社会交往,为了学习求得功名,就必须学习普通话。我们也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说方言可以使我们的感情表达的更贴切,可以拉进双方的距离,当我们离家在外求学或打工时,听到一句自己地方的方言,莫名其妙就会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但是在正式场合中,说方言不仅会使人听不懂,而且会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因此,在正式、典雅的场合中,方言的交际功能明显弱于普通话。

在旧社会,交通并不发达,人们一般也不远行,所以所说方言一般会被人理解听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农村的人们开始外出打工,他们长时期的流动于不同城市的不同角落,为了谋求生存,他们需要使用普通话,因为只有普通话才能让他们同不同地方的人顺利的进行交流。看电视听习惯了普通话的我们,偶尔在电视上听到一句自家方言,也会感到没有普通话典雅。在山区民间,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有见识,有学问的人。跨地区办厂,需要普通话;旅游观光介绍,需要普通话;商品展销,需要普通话,普通话的实用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推广普通话是大势所趋。

(2)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对克服语言隔阂,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离不开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保护方言的意义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了129种语言,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人口也非常多,因此,不同地方的语言也千差万别。(3)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最直接见证者,是同方言人群之间交流的最好语言,是特殊的感情纽带。方言如物种,为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保护。

方言的存在有其特殊的价值:

(一).方言表达的内涵更丰富。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方言是最自然的语言,“是真正活的语言。”例如,河南话的标志性字:中(可以,愿意的意思),河南话的语气词也比较丰富,如:你干啥来(音同)?写字来啊。啥字哎?毛笔字啊。

(二).很多文艺节目中经常使用方言。戏剧比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女掌柜使用的是陕西方言。

(三).方言传承着中国古典文化。利用楚地方言写成的《楚辞》,带有浓厚的当地色彩。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利用上海话写成的《繁花》,很多读者评价到“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老舍的》正红旗下、沙汀的》淘金记……运用方言表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四).保护方言,更有利于推广普通话。(4)普通话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渗透进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所以,保护方言,更有利于推广普通话。

(五).方言是一种情结,可以增进乡情和亲情。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对一个人的影响很深。

三、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是融合共赢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普通话的推广,不是以方言的消灭为前提;方言的保护,也并不是拒绝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就如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结果是,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文言文的精华丰富了白话文。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普通话和方言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既要使人民具有使用普通话的能力,又要尊重他们使用方言的权利,并保护他们使用方言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5)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其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除了会说本地方言以外,还会说普通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能够讲普通话。

【参考文献】:

(1)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0

(2)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6

(3)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3

(4)刘松泉,李秀红,王伟.教师口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肺炎之事,谁之过,谁无辜?
肺炎之事,谁之过,谁无辜?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之言,“人”字开头,“自然”结尾。囊括“地”、“天”、“道”即世间万物。由此可推:自然亦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正如宿…
又梦豆蔻
梦回豆蔻唐·杜牧《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如此这般,我的豆蔻年华,是13岁少女破茧的童年。是谁在耳边欢声笑语——是了,我想起来了,这是我的初中同学们。一堂严肃或活跃的课堂…
用行动搭建通向理想的桥梁
用行动搭建通向理想的桥梁每一个国家、民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盏指明灯,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理想让我们确立了目标,然后才能付诸实践,努力前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实…
青春学雷锋,战疫同舟行
《青春学雷锋,战疫同舟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我们要学习雷锋,弘扬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钉钉子的雷锋精…
《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派》观后感大概青春是每个人绕不开的话题,所以青春系列电影才这么层出不穷,我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它很真实。男主居然是个高三学生,家里条件一般,北京郊区有套房子,为了备战高考,***妈带着他在学…
浅议“三农”短板
摘要: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三农领域的八大短板正是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如…
远古的声音—乐器
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近古、近代三个时期。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体系闻名于世。上下九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音乐…
远离校园“暴力”
还记得《少年的你》里面的一句话:你赢了,我们就不算输。这句话,现在它浮现到了我的脑海中,依然能想象出小北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校园暴力”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可能有的人自己经历过,只是长…
实践周心得体会
学习新闻专业已经有一年多了,前两天是第一次出去实践,在郭亮村跑了两天对新闻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了解。郭亮村这个小小的村庄隐没于群山之中的悬崖峭壁,这在古时战争年代或许是躲避战争的牢固屏障,无法企…
新闻学实践圆满结束
新闻学实践圆满结束2020年11月12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新闻191、192班在李明玉老师和申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今报传媒进行实践。今报传媒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主管主办,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大势,《东方今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