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物鉴赏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张梦媛

七层连阁彩绘陶楼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七层进阁陶, 1993 出土寸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中,为仿中国传统的木构高楼建筑,主楼七层,高近2米;附楼四层,高1.28米;二座楼层之间巧妙地由一横架于空中的阁道连接成一组完整的建筑单元。

汉代陶楼模型是专为死者制作并埋入墓葬内的随葬品,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从整体看,主楼高大雄伟,附楼挺拔秀丽,各建筑间高低错落有致。而楼层间腰檐与外廊有节奏地外挑与内收,使楼体外观稳定又富于变化,进而产生出建筑各部分虚实明暗的对比。

仔细观察可发现,主楼每层的门窗设置皆不相同,在多变之中却始终遵循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之美。另外,此建筑非常重视装饰,除了楼体周身饰有红、

白、黄色等彩绘外,在门窗周围、墙面和栏板上均镂刻精美的几何纹组成的图案,疏密对映,繁简有致,使建筑更增添了华美灵动的韵味,体现了汉代高超的建筑技艺与理念。这么复杂的高楼建筑模型,共由多达31件单独制作的模型构件拼装组合而成,像今天儿童游戏搭建楼房的积木。工匠们事先设计好组成陶楼的各建筑构件,用灰泥版粘接成形后放入窑中烧制,再用画笔在上面绘制彩色图案。工匠会在模型构件上书写摆放的顺序位置,以方便使用者准确地组装这些建筑构件。

五凤铜熏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

熏炉是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这件五凤铜熏炉为汉代文物,通高20厘米,底盘直径21.5厘米, 1989年河南省焦作嘉禾屯窖藏出土。其主体为凤凰形象,华冠锦羽,昂首引颈,口街圆珠,振翅挺胸,阔翅上翘,胸前与双翅上均有阴刻羽状纹饰。凤腹中空,翅膀、腹部用穿钉连接,脊部中开,以成器盖,张合自由,可由此处向左右两边打开,用以放置香料,构思15妙;凤体背部遍镂弧形孔,点燃香料后,熏香由此袅袅而上;尾翅处也镂有弧形、长方形小孔;胸前、双翅和尾部各饰有一只雏凤,加上主体的凤鸟形象共有五凤,故而得名。熏炉中所表现的五凤,象征着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熏炉的主体以凤凰双爪为支撑点,铆于一圆盘之上,圆盘平底、折沿、下饰三乳足。圆盘既起到了稳固熏炉主体的作用,又能盛接可能落下的香料灰烬,从美学的角度看也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视觉效果,整体器物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是汉代铜器的上乘之作。

金“关中侯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枚东汉金质“关中侯印”非常有特色。它发现于1951年春,由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农民在田间劳动中发现。印面边长2.4 X2.4厘米,通钮高2.2厘米,重128克。该印为龟钮,印面为正方形,阴文铸白文篆书“关中侯印”四字。印文布局饱满严谨,篆书的字画i劲浑厚,字形方中带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4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教育见习之我见
教育见习总结受疫情影响,我们返校后一周的时间并没有直接上课,而是自己在宿舍学习了一周。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这学期教育见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布置具体任务给我们,我们每天就在宿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学习…
面对灾难 文学何去?
作为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现象,灾害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心灵带来巨大的创痛。在严酷的灾难现实面前,文学或许是帮不上直接的忙。但是从心灵的角度,在遭遇生与死考验的时刻,人往往对存在、自…
一人一观
没有自然醒,每天都是在闹钟和吵闹声中突然惊醒,今天难得的闲适和清净。并不是没有了闹钟和在家里的小孩子的唧唧喳喳,而我是要出去躲清净的,本来三月三人们是要上山烧香的,而现在图热闹的人比较的多,也…
我对经典很执着
相遇·经典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不知何为经典。只听见那些朗朗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如梵音一般,给人格外的舒适。说起我和古典的相遇,那是美丽的。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百家姓、弟子规都是她一遍又一遍…
感恩我身处黑暗时光明中向我伸出的每一双手
大家好,我叫胡家利,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来自国教193班,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正式地对帮助我的祖国、支持我的学校和鼓励我的同学们表示感恩。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些年来国家愈发完善的扶贫政策,它…
阅读相伴.助我成长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走过近二十个春秋,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带给我启迪与感悟,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坚定自己的道路的,有我最好的朋友—书籍。从我们呱呱坠地起,书籍就一…
感谢我身处黑暗时光明中向我伸出的每一双手
大家好,我叫胡家利,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来自国教193班,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正式地对帮助我的祖国、支持我的学校和鼓励我的同学们表示感恩。首先,我要感谢的是这些年来国家愈发完善的扶贫政策,它…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经历后,才会学习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
注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摘要:初中生大约也就都是十一十二岁的孩子,这时他们正处于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所发生的改变不止有生理上的,比如长高.变声,有喉结,他们更大的改变是在心理上的,比如他们开始有了性意识。因此,初…
阅读相伴,助我成长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走过近二十个春秋,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带给我启迪与感悟,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坚定自己的道路的,有我最好的朋友—书籍。从我们呱呱坠地起,书籍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