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次奇幻的河南博物馆之旅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杨钰

一次奇幻的河南省博物院之旅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沦为历史。那么历史是什么?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是活着的,它是会说话的,它用材料、印迹诉说着它的曾经,并演绎出文化的传承、人类文明的轨迹。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它就像是中国的胎记。因此,为了更加了解我省的文明发展史,2020年11月10日,我们跟着老师,一行人带着一种探索的情绪、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乘坐包车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参观文物、穿越时空、回望历史,与它们对话、以一颗求知之心总结历史、展望未来。

经过一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的河南博物院。越过络绎不绝的人群,进入院内排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两尊大石狮。正当我驻足拍照时,这两尊石狮子开了口。左边的石狮活泼地说道:“欢迎来到河南省博物院,一看你就是个爱求知的姑娘,我们馆内可是有许许多多蕴意深刻的历史性宝物呢,千万不要错过哦,一定要耐心的与它们交流,它们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庄严沉重,但是它们脾气都很好,你可以放心与它们交谈,你们一定可以做朋友的。”右边的石狮略微严肃地说道:“我们这里是一个严肃的场合,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要大声喧哗、乱丢垃圾、损坏文物。”两头石狮一唱一和的,好不快活。

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磅礴大气的主展馆。中庭的巨型雕像霸气十足,一个人奋力地推开两个大象,仿佛寓意着人类的出现打破了原始野兽统治的中原大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当我进入一号展厅时,一阵悠扬的乐曲声徐徐传来,瞬间我便仿佛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身旁的人群舞蹈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走到了心爱的姑娘面前为她演奏着乐曲,不错,他拿着的就是出土于河南省贾湖的骨笛。骨笛便是用鹤类尺骨制成的笛子,大多钻有7个孔,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它的存在证明了古老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前就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骨笛的发现使我们领略到远古时期音乐的美妙以及当时人民大众技艺的高超。

踏入二号展厅,我看到的大多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饪食器、酒器、水器居多,且形状、大小、风格各不相同。较早的器具工艺并不纯熟,器皿表面还很粗糙,样式简单,但后期的便与之前的相差甚远,细节处理非常到位,青铜上的花纹也很精细,一看到便令人爱不释手。其中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出土于偃师市的夏代的灰陶象鼻盉,它是一个酒器,它泥质灰陶,顶部似象头,眼、鼻、口皆形象兼备,长长的鼻子用作器流。站到它的面前时它便伸直了它的大长鼻子,两只小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在对我撒娇:“小姐姐多陪我聊聊天吧,我一头象在这里真的好孤独,我的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了,这里虽然经常有人路过,但都没有人理我,只是瞟我一眼就走了,从没有人陪我玩耍,我很听话的。”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看到的一直都是神圣、古老的器具,蓦然看见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我还真的不舍得走了,站在它的面前和它聊了好长一会儿,甚至还合影留念了,小家伙,姐姐有时间一定会再回来看你的。

其中令我印象较深的还有出土于郑州市二里岗的蝇纹陶鬲。陶鬲是古代陶制的炊具,它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还有点丑,但它却对我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令我印象深刻。它体格矮小宽大,筒形腹,乳状袋足,长实足尖,矮圆裆,它的档着实像穿着束腿裤的哪咤,令我看到便忍俊不禁。而出土于郑州市张寨南街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则是凭借它的个头赢得了我的青睐,看到体积庞大的它竟然是一个饪食器,不免令我对它产生了好奇:“古代为什么要铸造这又大又笨重的器具来放食物呢,拿东西也不方便。”它好似听到了我内心的疑问,傲娇地回答道:“我高100cm、口长62.5cm、重86.4公斤,在所有的饪食器里我算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没有多少能比的过我的哦,我虽只是一个器具,但我更多是作为权利的一种象征,我作为商王室的宗庙重器,可是只有王权的掌握者才能拥有铸造我这么重量级的鼎所需的原料、人力和技术的。其次,鼎作为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礼器,在祭祀之礼和天子之礼并行的时代,我代表着王权,是国家政权的象征。真是无知,还是下去赶紧多补补传统文化知识吧。”

今天的我在河南省博物院看到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藏品,各种乐器、酒器、饪食器、水器、兵器等青铜器,还有元宋时期的钱币,两宋、元明清时期的尊、壶、琮、炉、洗等器具以及各式各样的古代书画珍品……它们一个个都充满着生命力,在我面前诉说着它们的神奇故事,看着这一个个的文物,我第一次感到历史离我是那么的近,书画中的人物仿佛缓缓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令人妙不可言;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自然地流露出对古人巧夺天工的感叹,我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穿梭了历史瑰宝的艺术长廊,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领略到河南人文、历史、艺术、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加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那无限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更好地带领祖国走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5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对红……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组图稿)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对红……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组图稿)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组图稿)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那便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为进一…… 马佩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给五年前的自己的一封信
给五年前的自己的一封信亲爱的自己:你好!希望你收到这封信时不要太过惊讶,我是五年后的你,我发现可以给以前的自己,也就是你写信。为什么选择五年前的你呢,原因有很多,因为2020是特殊的一年,不用多说,…
感恩资助助我成长
感恩资助,祝我成长朱元璋,放牛出身,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最终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西汉时期的匡衡,他酷爱学习,但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
【通讯】中文系中文174班诚信班会
12月11日,中文174班在教学12#620召开诚信班会,参加此次班会的是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生。班会会议开始,首先由班长李淑怡同学为这次诚信考试作开场白,讲解自己对“诚信考试”这四个字的理…
朋友 你心情不好吗 ?
你最近也不太好吗?“他们只是说三道四一会儿”阿金坐在班级里想着要不要继续自己的第三次高考。没错,她又一次失利了。以前阿金多么自信、可爱,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心仪的美院,在这之后也慢慢变得…
关爱地球,关爱生命
关爱地球,关爱生命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号:2019340204姓名:张淑欣联系方式:15737362732地球是人类的生活家园,是动物的栖息地,是植物的养育地,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动物、人类、植物都是彼此的…
不太好吗?
你最近也不太好吗?“他们只是说三道四一会儿”阿金坐在班级里想着要不要继续自己的第三次高考。没错,她又一次失利了。以前阿金多么自信、可爱,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心仪的美院,在这之后也慢慢变得…
众志成城共克疫情
众志成城共克疫情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不少的人饱受疫情折磨,甚至死去,情况十分的严峻。而在这时,一些英雄奋不顾身,临危不惧的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
一粒被冻土包围的种子
一粒被冻土包围的种子我是一粒被冻土包围的种子助学政策如雪地里的阳光让我享受春日的温暖我是一株幼苗助学政策是濛濛细雨让我接受沐浴洗礼迎接芬芳我是一棵小树助学政策犹如雪之冰凉让我的夏天炎热不再可我…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写给未来五年的自己的一封信五年后的我:你好呀!记得上一次给未来的你写信好像是小学了,时间荏苒,现在要再一次跟你一起交交心了。这个时候你应该都大学毕业了,成了25岁的黄花大闺女了。不知道你是选择努…
走进新闻工作
走进新闻工作12日,我院中文系新闻专业19级同学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东方今报参与分享交流会。会议中东方今报优秀记者慕嘉烜和孙凯杰分享了多年新闻工作的经验及现场解答同学们对新闻学习的疑惑。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