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文化之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同时对传承本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潮流具有一定的作用。为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枣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家乡枣阳积极申请非遗名录,寻找非遗传承人并保护非遗文化。
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枣阳的非遗文化剪纸也承载着枣阳的风俗。典型的枣阳剪纸有汉光武帝刘秀的画像以及他的事迹。
2021年1月19日,枣阳文化局为弘扬非遗文化,在枣阳剧院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为了解剪纸文化,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近距离地观察剪纸传承人蔡世吉、李彬等现场剪纸。剪纸也叫剪画、窗花,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等。剪纸的图形丰富多样,但都寓意美好:十二生肖、鱼、五谷寓意丰收;福娃、各式各样的团花、春、福、二龙戏珠、金鱼、喜鹊登梅寓意来年幸福美满、五福临门。
在这次剪纸活动中,剪纸传承人技艺熟练,对于剪什么、怎么剪、注意细节都胸有成竹。我也学习了春字的剪法,在观摩过程中,剪纸人将纸对折,不用铅笔打样,直接灵活的剪了起来,剪直的地方动作快,转角的地方慢而细致,保证笔画横收笔的圆润,不一会“春”字剪好了。
闲倾一盏中黄酒,闷扫千章内景篇
鹿头黄酒制作工艺作为枣阳非遗文化之一,在枣阳广为流传。黄酒不仅与枣阳人生活中息息相关,更有许多较好的养生价值。
桐柏山余脉与大洪山之间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被称为“随枣”走廊。枣阳鹿头镇、新市镇就位于“随枣”走廊的北段,这里民间有酿造黄酒的传统。到过枣阳的客人说,枣阳黄酒喝着像香槟,入口香甜,颜色橙黄透亮,当发觉似乎喝多了的时候,已经醉了。枣阳人喜欢在早饭或晚饭饮一碗淡黄酒,在冬天可以让人身体暖和。
“正宗的枣阳黄酒入口是甘甜的,酒下肚后有丝丝意味悠长的清苦。容易入口,醉后不上头,就是醉的状态持续时间稍长一些。”枣阳黄酒市级非遗传承人魏兆合说,虽然相邻,但枣阳黄酒和襄阳黄酒差别很大。“襄阳人习惯称为‘黄酒’的悬浊液严格讲应归类于米酒,而枣阳地封黄酒外观为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液体,应该是真正的酒类。”黄酒制作需用本地的麦曲、本地的水、本地的糯米,经过五个技术关——糯米关、曲子关、蒸米关、温度关、发酵时间关,才能酿制出酒性温和、酒味甘醇、绵长,还有一种特殊馨香的黄酒。
粗而不陋,步步生辉
织布寓意家家纺织,机杼相和。枣阳手工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枣阳的地理气候适合种植棉花,再加上古时交通不便,枣阳人在两千多年前开始了纺织粗布,也就有了枣阳粗布纺织技艺。这项工艺,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拐线、染线、浆线、倒筒、牵经、穿扣、上机、织布、修布、染布等17道主要工序才能完成,十分复杂。粗布传承人王义林老奶奶说,枣阳手工粗布不仅具有质地柔软、爽身舒适、防螨止痒、环保健康、不起皱褶、美观耐用,不褪色、不起球、 耐 水洗、不起静电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夏季吸湿沥汗、冬季贴身保暖等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技艺正逐渐被现代机械所取代,但是手工作品人具有其优势:手工作品虽然制作慢,但是其质量是现代机械所不能匹敌的,跟不用说这些传统技艺蕴含着各种当地的文化风俗,这些传统的技艺值得我们去了解并保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6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