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为保卫黄河母亲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成天骥

图1为成天骥同学刚下车时拍的黄河

黄河不仅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闻名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进行环保宣传和水质监测的活动,在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成天骥同学走访了他的家乡吕梁市的“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

图2为成天骥同学近距离拍摄的黄河

此次的的走访调查,主要从水质监测,文明劝导,植绿保护,巡河护河,垃圾分类等方面展开。经过一上午的路程,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成天骥同学来到了碛口古镇,一下车右面是古镇,左面便是黄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一次亲眼看见滚滚不息的黄河,车上的人都震惊了,任凭时代更迭,黄河母亲依旧奔流不息。午饭后他来到了黄河边,进行了近距离的仔细观察,通过使用相机的拍摄画面以及在黄河边经过协商后与当地民警一起进行巡河时发现,此处黄河的水质很好,近距离观察时未在河内发现有漂浮着的垃圾,从结冰处也可以看到冰面上几乎是很洁白的,未结冰处河水也十分清澈,打破了他以为黄河水会十分浑浊的错误观念。经过与村民的聊天,成天骥同学了解到这里的黄河水是近些年来才有所好转,过去的水质还是很差的,漂浮着的垃圾随处可见,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但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对公民进行了大量的环保宣传和垃圾治理工作,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黄河母亲才呈现出了今天这样的较为好状态。

图3为成天骥同学正在拍摄图片资料

图4为成天骥同学在巡河时捡垃圾

成天骥同学在跟随民警巡河的过程中,在冰面上还是发现了一些遗留的小型垃圾,可以看出是游客游玩之后随手留下的一些垃圾废弃物,主要是一些食品的包装袋和一些废弃的饮用水空瓶以及随口吐的痰,正是这些五颜六色的袋子等垃圾,让原本洁白的冰面看着不再是那样的舒服,一方面说明旅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了我们的文明宣传垃圾治理做的还是有一些欠缺。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大体还是好的,黄河岸边有专门的清洁人员进行打扫岸边和镇子的街道,垃圾桶也随处可见,走进古镇,成天骥同学发现当地居民都很有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古镇大部分人的生活垃圾会分开处理,道路上也设置有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垃圾桶,镇子上路面十分干净整洁。成天骥同学也与村民探讨了一些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令他感触最深的是一位牵着毛驴的一位老爷爷,叼着一只长长的烟斗,看着有点凶,但一路上却一直把自己看到的黄河沿岸的垃圾捡到自己的小麻袋中,这些举动才真正展现了当地居民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了一种习惯。

图5为成天骥向居民分享垃圾分分类方法

图6为成天骥同学在镇子顶端拍摄的黄河 走到古镇的最上方黑龙庙,可以俯瞰到整个古镇与黄河,通过俯瞰,成天骥同学观察到整体环境良好,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但两岸的树木覆盖面积还是较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季节等其他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应该积极的植树造林种草,努力提高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面积,多植树造林才能更好的减少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习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但要让黄河水变得清澈,更要让我们的黄土高原也变得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近年来,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处出现了垃圾围城环境质量下降的情况,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进行科学的垃圾分类和环保宣传,他观察到古镇目前只分为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我们应该继续进行细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下午,成天骥便在古镇中向居民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细节,从交谈中可以看出古镇居民对垃圾分类也是十分的赞成。成天骥同学也努力让群众更加认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优点,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可以更加舒适让古镇也可以更加宜居。 图7为成天骥拍摄的整洁的沿黄道路 此次的沿黄河社会实践活动,成天骥同学主要从环保宣传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提升了自己对黄河母亲的认知也完成了自己的调查任务。从此次的调查和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治理黄河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是必须要进行的,还有很多事需要青年一代去积极宣传参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2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大挑”宣讲会顺利举办

(通讯员刘思灿刘子悦)2月2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大挑”宣讲会于景德楼中栋三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此次宣讲会的主讲嘉宾分别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副教授袁青、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刘思灿 刘子悦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 2025年春期开学法治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马婧怡/文李长迪/图)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一支聚焦乡村振兴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乡村,开展了一项…

95 推普实践团寒假实践总结

(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

拳拳爱国情,寸寸景观显

202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友谊关,开展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既深入友谊关…

最新发布

“情系鲁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访翠屏街道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人物同防”“城乡同防”压力有增无减。特别是随着春节临近,流动性和聚集性风险明显提高,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地的…
多样雷州|雷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聚焦高校团日活动,学制度、守制度、建制度
近日,由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的2020年“学制度、守制度、建制度”主题团日活动评比圆满结束。活动中,12个班级的团支部书记通过精彩的演讲与答辩向观众展现了各自班级团日活动的开展方式和…
安徽工程大学首届合力杯智能控制设计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为了引导激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月2日,由安徽工程大学校团委主办、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首届“合力杯”智能控制设计竞赛决赛在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举办。最终,电…
曲师学子开展社会实践: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品读党的精神族谱
为更深入的了解党史,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021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追梦赤子心”实践团队走进百所红色教育基地,秉持实践出真知的标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走进…
多样雷州丨石狗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河南工业大学“博学笃志”团队2021年第一期简报——走进红色基地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党的红色教育活动,河南工业大学“博学笃志”团队积极参与校方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郑州二七纪念馆与碧沙岗公园探寻红色基因。团队队员通过对“二七”大罢工相关历史文…
灵秀非遗风,流韵民俗情 ——针对灵璧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菠林喇叭传承发展调查研究
(通讯员李梅)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传承的绚丽轨迹。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2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数量位列世界第一。灵璧“菠林喇叭”作为灵璧县唯一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文化,近年…
安徽大学生举办“双节”活动,打造美育课堂
为涵养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近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第一届寝室文化艺术节和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加强同学们…
疫情大考下的三传一反
2020年12月29日晚上八点,“疫情大考下的三传一反实践团”实践团的所有成员在大连理工大学中心食堂一楼召开了实践团的第一次会议。大家在会议里讨论了本次实践的主题,内容,形式等等,确定了实践主题——“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