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致敬阳泉老兵——罗秀挺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 作者:王国豪

老兵罗秀挺,95岁,生于1925年5月20日,1945年8月入伍,在盂县西潘乡旋家坪村已经93岁1945年参加晋察冀边区二分区独立营任战士,1950年光荣退伍的罗秀挺老兵更是精神饱满,抗战老兵兴趣大起一口气给大家唱了两首歌曲,一首为《志愿军的未婚妻》另一首为《红湖水浪打浪》博得了大家热烈掌声,整个屋子笑声不断。

《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歌曲富于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征。1994年入选“百歌颂中华”优秀纪念歌曲奖。这部歌剧,深受各界群众的喜爱,里面的许多唱段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即是其中流传最广的唱段之一,是这部六场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一场——赤卫队打完胜仗后的一首独立性插曲。这首歌曲的音乐是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中,汲取最富于生命力的乐汇创作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江汉平原的歌曲《襄河谣》和天门小曲《月望郎》成为其主要的音乐素材。在《襄河谣》中,唱的是人民饱受洪水之患的悲苦心情。其歌词为“襄河水呦,黄又黄啊,河水滚滚起波浪啊。年年洪水冲破堤,多少人民受灾殃” ,描述了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朽统治,襄河堤岸连年不加修整,以致洪水泛滥使老百姓受害之景象。张敬安收集到这段素材后为这段民谣的旋律所感动,在谱写歌曲唱段时,把它很自如地运用到歌剧中。当时他写这段音乐的旋律和前八句歌词一气呵成,后面的一段歌词与重唱部分旋律则由欧阳谦叔续写。

致敬这位老兵,是您给我我们幸福美好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张家台:从访谈中透视乡村变迁与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通过走访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访谈活动。此次实践…… 张月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张家台,从与海为邻到与海共生

乡村之变,是民生幸福最为平实的注脚。在日照阳光海岸绿道沿线,张家台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为展现绿道沿线民俗村的发展变化,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 齐晓晓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环境文旅两手抓,海滨渔村谱新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环境与文化的改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10日上午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张家台村,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 沈秋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张家台:渔业发展与乡村新变

在日照的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宛如一颗镶嵌在蓝色画布上的明珠,以其独特的渔业文化和发展模式,展现着乡村发展的新面貌。近日,“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张家台村,通过实地调研、采访…… 马雅茹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透视张家台空间,四维赋能旅游兴

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日照张家台村,以“透视张家台空间,四维赋能旅游振兴”为主题开展调研。实践队员采用四维评价法,从资源特色、市场需求、空间布局…… 曹金鑫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渔隅”深入探村况,张家台前寻发展

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奔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主题,聚焦基于旅游业发展的村庄空间结构展开深入调…… 邢红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张家台村访谈纪实与思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引擎。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旅游业发展对其…… 牛叶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张家台村:转型中的沿海乡村发展纪实

探寻转型之路:张家台村的新起点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度剖析乡村旅游业发展,探寻基于旅游业发展的村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 孙梦涵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讲好党史故事,做好红色传人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探访张家台:从访谈中透视乡村变迁与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

张家台,从与海为邻到与海共生

乡村之变,是民生幸福最为平实的注脚。在日照阳光海岸绿道沿线,张家台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为展现绿道沿线民俗村的发展…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最新发布

疫起,我们携手前行
疫起,我们携手前行2020年1月26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火炬防疫,寒假社会实践队”开展了第十五天的线上辅导。2021假期如期而至,随着冬日气温的骤降,新冠肺炎疫情又有抬头之势,北京部分地区升级为中…
防疫小知识
防疫小知识怎样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时,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当吸收,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
致敬阳泉老兵——梁怀亮
老兵梁怀亮,90岁,生于1930年5月2日,上社镇窄门只村人,1948年参军入伍,建设兵团六中队三团九连三排七班战士。1951年退伍。老人通过对历史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
致敬阳泉老兵——崔昌义
老兵崔昌义,89岁,生于1931年10月8日,东梁乡西梁村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六军一九八师五团一营二连副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3月20日退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运输营搬运兵。老人拿出珍藏的奖…
红色文化之十九团
盂平、盂阳、盂寿各县军民为了迎接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对盘踞在盂县城和各据点炮楼的日伪军,展开了有力的打击。局部反攻到全面大反攻,全县军民步步紧逼,将日伪军挤压、孤立和分割在县城、据点和几…
红色文化之胡仁奎先生
胡仁奎,字梅亭,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一个小商业资本兼小地主的家里。1919年中学毕业后,胡仁奎在本县第二高小任教。其间,他联络十几个同学成立了“共勉学社”,从上海购买新书,彼此传阅。假期,在…
投身家乡建设,温暖漫漫长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家乡建设,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主动小分队的5名志愿者于1月20日至25日分别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
为复工复产挥洒青春汗水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新型冠状病毒卷土重来,当代青年大学生仍然需要付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帮助各地产业摆脱经济发展窘境。为积极响应当前疫情防控的号召,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倡导本校学生开展寒…
实践温暖家乡,服务温暖寒冬
为了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并引领人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太阳花志愿服务队于1月15日至1月25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北孟镇老匙沟西…
送教下乡促提高,传递知识撒希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党的故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