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后疫情时期的废弃口罩回收利用,防治生物细菌污染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罩不染队”于1月17日到1月19日期间在青岛市黄岛区双珠路社区开展了实地调研。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变了样,大街上的欢声笑语中的笑脸都被一幅幅口罩所遮挡。口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防护工具,废弃的一次性口罩等卫生用品该如何处理,也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严峻问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口罩作为重要的防疫物资,从生产,供应,使用,到回收,环环相扣,每一环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知道,社区中,使用佩戴方面,绝大多数居民是可以做到规范佩戴口罩,外出佩戴口罩的,但是到回收处理环节,大部分居民首先不清楚口罩的使用期限,不知道佩戴多久后即可丢弃,其次,口罩与其他垃圾的回收位置也是依稀不懂得辨析。
看似软棉制造的口罩,其实是用化学物品聚丙烯制造的,是不会生物降解的物品。另外,医用外科口罩的随意丢弃本身会造成相当大的环境风险,因为它们含有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丙烯,如果要在自然中分解掉,最多会需要400年那么久。当它们被随意丢入到环境中时,就会顺着雨滴进入下水道系统或是河流、海洋等水体之中,成为危害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平衡的塑料垃圾。其次,这些防护用品的随意丢弃也有再传播病毒的风险。
现在的使用后的口罩最安全的处置方式是焚烧。在医院这些高危环境下使用后的口罩是和医疗废物一起,有专门的焚烧方式。而普通人使用后的大部分都随生活垃圾一起丢了,即使有地方会收集使用后的口罩。最终的处理方式也只是焚烧。一是因为避免二次污染,焚烧是最安全的。二是因为口罩不可回收,或者说回收不产生效益。
作为口罩的使用者和口罩污染的制造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此负责。一方面,在使用时减少浪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另一方面,在丢弃时谨记垃圾分类,不与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最好把它们丢入专用的回收容器中。
疫情尚未结束,希望大家不要再一次给地球带来难以平复的伤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方面措施都做到位,感染的风险才会降到最低!大家要加强防范意识,以实际行动投入这场战斗,共同遏制疫情蔓延。
所以,我们作为一般居民,在口罩使用结束后,最好使用塑料袋装盛,然后直接扔掉。不是说所有口罩都有新型冠状病毒,但使用过的口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等也不少,因此最好包起来扔掉,比较有利于周围环境。
有些居民为防止废弃口罩被捡拾后二次使用,选择在丢弃前将口罩撕毁或剪碎。针对这一情况,专家建议,公众尽量不接触使用过的口罩。“我个人不太主张徒手去撕口罩,因为口罩上面比较脏。”其表示,也不主张将用完口罩剪碎,若确实要破坏掉废弃口罩,结束后注意洗手或给工具消毒。
深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在短短的几天实践中看到了国家,社会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社区在抗疫指挥部的政策引导下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每一条文件纲领都关切着百姓的生活,每一项行动背后都是不辜负人民信赖的信仰为动力源。我们用调查问卷,采访,实地调研学习等等方式学到的,了解到的也许只是皮毛,但我们却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心心切切。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垃圾分类,环保回收宣传了相应的防疫知识,更加强了自身对疫情防控的理解与认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习主席的谆谆教诲使我们长久受益,历历在目。疫情对人民、经济、社会,国家的伤害已经足够可怕,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及时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宣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通讯员 莫治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