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日趋庞大。但是,由于农村村民环境意识薄弱,随意倾倒现象屡见不鲜,导致部分垃圾难以收集处理,使本就缺少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农生农色实践队成员于2021年1月26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霍庄村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民对垃圾处理满意度的调查活动。
根据当地居民反映,居住地附近普遍存在较多的垃圾且以厨房废弃物(剩饭剩菜、煤灰、没有用的食材)为主,还存在较多的废塑料纸、废纸、废玻璃、废电池等其他的生活垃圾;居住地的周围基本都有固定的垃圾点,政府会派清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处理将垃圾转运到垃圾转运站,但是有的地方还存在着垃圾就地焚烧,或者是不进行人工处理,让其自然降解的现象,落后的处理方法导致周围的居住环境破坏。
实践队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村都有固定的垃圾处理点,但是只有极少数农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居民都是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有害与无害、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生活垃圾混为一体丢弃在垃圾处理点,甚至有的村民还会出现随意丢弃现象,没有正确的垃圾分类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学习垃圾分类方法对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环境意识薄弱,这也是导致垃圾分类在农村地区难以实施的根本原因。农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很少会关注环保类的报道,对于垃圾分类的学习并不多。据实践队成员了解,村民只是偶尔会接受到村里或上级政府做有关垃圾处理的政策与法律及相关教育的宣传,许多村民知道有垃圾分类这一说法,也支持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对垃圾分类怎么做却知之甚少,例如:分类垃圾桶种类繁多,村民不能正确理解分类垃圾桶的使用方法;垃圾的种类繁多,村民不能正确的区分……对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村民认为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垃圾混合收集、不分类,其次是,垃圾的处理手段落后。村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重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不要只拘泥于面子工程;同时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懂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村民表示:”自己也会加强环保意识,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处理,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总体而言,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于所住地方垃圾处理是相对满意的。对于农村垃圾的处理,农生农色实践队经过讨论提出以下意见:一、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少减少垃圾污染。二、增加对农村环保的投资,拓宽渠道,多方筹措垃圾处理经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建立行政引导、公众参与机制,出台激励政策。一方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四、循序渐进,注重长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防止“走过场”“一阵风”。五、因地制宜,农村的现状区别于城市,不可照搬城市的治理模式,要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治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是重中之重。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对农民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影响村容村貌,污染水源和农田,导致难以修复还原,也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垃圾堆积处理,侵占大量的土地,垃圾在天然堆放的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到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方能转变目前农村现状,建设真正的美丽乡村,全国各地都要打响农村垃圾处理攻坚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8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