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嚒嚒压马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DIB农信队就农业标准化现代化问题对以托管农业为主的山东思远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线上采访和周边村落走访。

在与思远公司工作人员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农业多年来没有标准,纯粹是靠经验,缺乏科学性,针对设施农业发展小农户经营分散,种植技术不高,环保和质量意识不强,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等难题。思远农业探索了全程标准化服务模式,提出农业生产需要标准,推出“六化三标准”的服务模式——为小农户、农业生产基地、产业园区提供生产性服务,实现了现代生产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研发“农保姆”APP——汇聚了20余种果蔬作物35个茬口全覆盖的标准化技术成果,包括1630余部相关教学片,326门标准化种植学习课程,总资源量超100TB。服务从线下跨越到线上,农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学习技术、网上交易,高效获取技术、享受服务,并且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通过物联网从农业生产入手,以标准化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建立了集技术研发、农技服务、农资供应、绿色果蔬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全程标准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设施农业经营模式由注重生产环节走向产供销一体化,推动设施农业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提到该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我们了解到思远农业使用线上线下培训的方式,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13个省通过举办田间课堂、农民夜校、实地观摩会等农技培训班,培训菜农136万余人次。思远农业作为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获得作物种植方面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自主评价的企业。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开展以来,思远农业持续培训工作,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农业技术员职业等级认定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化服务队伍是确保标准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思远农业严格遵循产前培训、产中服务、产后总结的服务流程,推行“7+12”标准服务工作法,即7天左右到社员生产现场服务指导一次,坚持12小时问题解决机制;打造“五维一体”服务模式,即以服务单一作物为核心,构建作物专家、运营经理、客服专家、技术指导员、后台支撑协同保障的专业服务团队。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线下发挥全国3000余位技术指导员实地指导作用,线上发挥农保姆农学院、微信群的方便、快捷优势,目前构建了1600多个不同地区、作物的微信群,入群农民达17万余人,通过实时微课、微视频指导,服务保障进一步增强,受到了农民欢迎。共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62家,社员五万余户,实现种植户稳产高产,标准化社员和种植户平均增产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以上,部分增产超过百分之五十。大棚种植实现“三高一低”,即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低投入的标准化生产目标,将每年农药化肥投入量降低一半以上,使绿色果蔬的生产成为现实。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友好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是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最有效、最具时代意义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率,为广大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途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盐师学子寒假行——雨花台社会实践活动
盐师学子寒假行——雨花台社会实践活动为更好学习”四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1月20日至21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2班五名同学在南京雨花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在雨花台北门集合,…
【乡村稼乡情,互联网+振兴】
【乡村稼乡情,互联网+振兴】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为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国进入乡村发展新时代。互联网+乡村振兴这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独…
提笔作书画,喜迎建党百年 ——“牢记青春使命,不忘建党初心”书画摄影展成功举行
2021年1月12日到1月25日,由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织进行了“牢记青春使命,不忘建党初心”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并于1月30日在线上展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青年颂党实践团就线上展开纪念活动,…
集聚智慧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集聚智慧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究国际客厅这一新形式对乡村振兴的运用情况及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DlB(DoItBetter)农信队青岛分队与2021年1月29日前往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省级农业高新…
互联网+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密匙
互联网+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密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
访社区民意 助乡村振兴
访社区民意助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
物以类聚,垃圾也有朋友圈
1月20日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圾思广益”垃圾分类社会实践队走进社区,与当地居民齐心合力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圾思广益”垃圾分类实践队与社区进行合作将居民们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可…
【曲园学子寒假行—— 曲苑驻绿调研团组织开展绿色生活调查活动】
2021年1月26日下午,为了解掌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等各阶段群体对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的认知水平、接收程度以及参与感,同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及环保意识,曲苑驻绿调研团开展了一次关…
【曲园学子寒假行——曲苑驻绿调研团开展社区访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曲阜师范大学曲苑驻绿调研团发布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垃圾分类问题的认识及建议。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的不同,部分社区居民无法…
争做时代青年,弘扬“四史”精神
2020年1月21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2班“四史生存挑战赛”南京分组的同学如期开展了“四史生存挑战赛”的活动。同学们于上午9点三十分钟左右成功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风景区北大门集合完毕,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