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新农业,产业打造新农村
——公管学院渝见山水实践团渝西蔬菜研发中心调研纪实
2月1日,为深入理解学习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重庆大学“渝见山水实践团”前往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结合当地享有“重庆市蔬菜供应产地”和“重庆市后花园”美誉的发展现状,深度考察了解了渝西蔬菜研发中心的发展现状以及周边居民的看法。通过参观研发中心种植大棚、管理人员带领参观、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了解当地新品种试验及扩大种植新模式,在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青年人的坚定步伐。
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首先是对蔬菜研发中心种植的情况和基础设施做了深入的了解。该中心目前拥有观赏性蔬菜种植区、进口蔬菜种植区、本地新品种试种区等三大种植区域,通过种植羽衣甘蓝、冬葵等外国品种,以及对现有的莲白、莴笋、南瓜等传统蔬菜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培育特色蔬菜品种。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拥有100亩配备农业气象物联网系统,绿色防控系统等一系列最新的配套设备设施。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心内各个种植区域
团队成员调研期间同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了该中心的基本情况。“我们这里大概有220多亩地,管理人员平时负责打理农田,还有一个重庆农科院来的张主任,平时我们有什么技术问题就找他。”,已经在蔬菜研发中心干了8年的老员工李大爷向我们这样说道。该中心自从2013年9月份建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重庆农科院提供技术保障,当地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政府政策资金兜底的模式,强调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农业发展,真正成为了渝西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实践团成员在中心管理人员带领下参观新品种莴笋
该中心的建立为当地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我是重庆铜梁人,当时听说这边招人,工资也很不错,活也轻松,我就过来了。”据了解,该中心的普通工人工资约在4000元左右,这比种地带来的收入高得多,而且由于农场内的机械化种植和自动化管理,农活也要轻松不少。李大爷说:“其他管理人员以前都是七塘的农民,年纪一般都是50多岁,岁数大了去外地打工很难,来这里干活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正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就业空间,喜观村不少劳动人口选择留在当地发展。
实践团成员与附近居民进行访谈
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给整个中心的地浇水?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不可思议。该中心的技术负责人张主任拿出自己的手机为我们演示物联网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原来,只需在手机上预先下载由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璧山气象局共同合作开发的手机APP,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将来几天的天气和土地的缺水情况,按下对应的按钮就可以实现自动浇水。
实践团成员参观物联网浇水系统
“这就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吧”,张主任打趣地跟我们说道。成员们感慨:十四五规划要促进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应用,在这个地方真的实现了!
公共管理学院渝见山水实践团
记者:杨锴
拍摄:张悦涵
2021年2月1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