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狂欢舞:郏县大铜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栗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
2021年2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栗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队员赵赛雅在自己的家乡河南平顶山,开展了以宣传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平顶山不仅是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个性的城市。这里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就居住着应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悠久的历史,堆砌了平顶山多姿多彩的遗存;多元的民风民俗,酿造了平顶山厚重的文化蕴涵。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郏县大铜器入选第二类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之锣鼓艺术。
郏县“北倚扈阳,南临汝水,东接颍许,西附伊洛。”([正德]《汝州志》卷一“形胜”)民风淳朴。毓秀山川,厚重人情,孕育了亦文亦武的郏县人。西汉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圣张良;东汉有开国元勋名将臧宫、铫期;唐代有名相孙处约、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北平郡王马燧;元代有葛逻禄诗人廼贤;明代有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清代有名士仝轨。另外,郏县在古时一直地处洛、汴、宛交通要冲,故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淳朴的风俗,孕育了郏县大铜器这一雄浑的艺术。
郏县大铜器传承久远,是所有打击乐中最大气、最响亮、表现力最强和种类最多的打击乐种。在演奏中乐手分工明确,气势磅礴,恢宏壮观,铜制乐器随着打击部位的不同而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是中原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
大铜器一经诞生,就以其恢宏的气势、震撼心灵的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大大小小的节日里,在家里有喜庆之事时,大铜器的表演,都会为人们增添说不尽的欢喜和热闹气氛。正是因为它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气势,因为它给人们所带来的无穷快乐,才能代代相传,成为当代铜器乐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郏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郏县大铜器表演更是丰富多彩,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1988年,郏县大铜器表演“喜庆中原”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赛中获一等奖;1992年,“铜器闹秧”——在“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中荣登金榜第一名;同年12月,郏县大铜器表演在文化部举办的北京“群星杯”评奖中,又获广场舞蹈金奖第一名;1993年元月,郏县大铜器表演参加北京“龙潭杯”民间舞蹈大赛再次夺魁,荣获三连冠。
铿锵浑厚的鼓点,变幻起伏的节奏,粗犷奔放的舞姿,郏县大铜器打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出了黄河儿女的情怀,打出了郏县男子汉的风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郏县大铜器将为和谐新农村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0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