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作者:钱丰懿
2021年2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活动继续开展中,队员钱丰懿为查询到河南信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深入当地图书馆、书店,查询相关知识,通过采访图书馆员和相关人员,收集了许多信息。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等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也得到了保护和整理,所查到的就有舞龙、花挑舞、信阳民歌、火绫子、花扇舞、汪家拳、坠子、春牛舞、锣鼓唱等艺术形式属于信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俗文化也被信阳地区以文化产业园的形式留存下来,通过表演来传播非遗的魅力。
除此之外,信阳茶文化也是信阳地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茶历史文化发展几乎与中国茶文化茶产业发展同步。茶最早是神农氏发现的,在茶乡信阳也有类似的传说,从中国现在的茶史记载来看是源于秦汉时期,信阳的茶是开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一日不可无此。苏轼曾说“淮南茶信阳第一”,这对信阳茶文化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0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