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旧衣回收助环保,资源重置再利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小璐今天学习了吗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亮点,由于人们对美的定义瞬息万变,衣服更新迭代速度超快,快时尚的时装消费理念成为衣物污染的始作俑者。人们追求时髦,光鲜亮丽,因此就有大量废旧衣物出现。城市中,就有专门从事旧衣回收的组织,将原本废旧衣物,捐赠给有需求的人。在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则催生出收购旧衣服的商贩。该类商贩将原本无用衣物,变成有用衣物,推动旧衣物资源的流动。

绿动不息实践团于2月2日走访了位于德州市的一间个体的旧衣回收站点。负责衣物回收的是李奶奶,最初选择进行旧衣服的再售卖和改造工作的原因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因为儿女和孙子孙女的旧衣数量较多且状态较好,实在是弃之可惜,于是将收集上来的衣物经过洗涤后再拉到集市上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售卖,或者将衣物绞碎成布条制成鞋垫再卖。随着旧衣回收业务的进行,又有大量衣物流入李奶奶的回收站点,大部分来自于亲戚朋友穿旧穿小的衣服,成本极低,再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售卖,因此盈利方式为薄利多销。洗涤好的旧衣拉到集市上再卖,受众为相对低收入人群或者以布料需求为主购买旧衣服的人。李奶奶说,旧衣服的成本极低,所以卖价也很低,有的种地的农民需要捆树的布条就会来这里买上一包裤子,自己到家在撕成布条用。旧衣服的用途很多,有些衣服色彩好款式也好,即使是二手,拉到集市上卖,来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对于比较破旧但布料合适的衣服就制成鞋垫。李奶奶给我们看了她做鞋垫的缝纫机和一捆已经做好的鞋垫,一只鞋垫可能有来自不同衣服上的料子。售价也便宜,买的多的就更便宜一些。说是旧衣,但不仅仅限于衣服,其实还包括鞋帽饰品,都是回收上来的。

问到盈利情况时,李奶奶摆摆手说是规模小、卖的便宜,挣不多,但孙子孙女的零花钱还是绰绰有余。她本来起意卖这些旧衣服就是因为看着小辈们衣服更迭的快,如果白白扔了还是可惜,所以才操此业,况且待在家里也沾闲,找个买卖也让自己忙一忙。她看着本该沦落成垃圾的旧衣旧鞋能物有所用、重新焕发生机也很有成就感。现在的年轻人追求好看、追求时尚却往往忽视了节俭。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年购买约10件新衣,其中3~5件衣物会被丢弃。尽管每年被丢弃的衣物约有5×108t万吨,但回收率却不到10%。为了合理利用居民淘汰的旧衣服,避免过多资源浪费,很多社区里都设有“旧衣回收箱”。然而其利用状况并不理想。在一些小区,经常会发现旧衣回收箱被设置于角落里,鲜少有人“光顾”。旧衣回收箱的设置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达到合理利用闲置资源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旧衣回收箱在小区内成了“摆设”,这一情况亟待改变。旧衣物回收体系亟待完善。应尽快制定废旧纺织品分类标准、回收标准,以及再生产品质量标准;通过构建产业化、规模化回收体系,降低回收成本。同时,对参与回收的公益组织和企业给予业务指导,使得公益性回收有序规范。可以建立旧衣物回收公示制度,保证捐赠财产可以物尽其用、及时反馈,提升市民参与感与积极性。

“垃圾是被错放的资源。”实践团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垃圾分类以及资源环保依然存在着意识不足等问题,将自己置身于环保事业之外。只有建立起“过度消费才是导致浪费的元凶”这一认知才能不让“环保”成为“消费”的借口。这次实践过程中队伍成员主要讲目光聚焦于服装方面所造成的浪费和闲置,发现随着人们对“美”越来越高要求的标准,摒弃了“实用主义精神”在“过度消费”这一条路上渐行渐远。对于时尚的追求不应该以浪费作为交换,在此认知基础上完善服装的回收体系,让线织资源真正高效地得到回收和利用才是减轻“时尚污染”的不二法则。通过本次实践,成员们了解了乡镇中的服装回收模式,并通过在社区中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和宣传为社区居民提高环保意识做出一定贡献,助力完备的垃圾分类以及资源再利用政策的推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7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探访南社、塘尾明清古村落
2021年1月25日,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城镇化乡村探索队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举行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员有城镇化乡村探索队成员:刘若琦、麦芸萱、王淑敏、屈舒蕾、吴世龙、赵俊炎、唐海…
曲园学子寒假行——垃圾分类记心中,绿色环境由我创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所呈现的激增态势与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上升空间有限的矛盾不断显现,“垃圾围城”正成为不少城市所面临的重大难题。鉴…
寒假“河小青”活动圆满结束
为推进母亲河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的发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河长制的开展和实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乡医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于1月15日到1月25日开展“河小青”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现代化绿色图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现代化绿色图景2021年2月4日,响应绿色环保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在中共界牌镇吉港村总支部委员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会就现代化绿…
安全学院红色传承文化本科调研团就抗疫精神进行调研
安全学院红色传承文化本科调研团就抗疫精神进行调研为了解父辈对抗疫模范的精神指引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安全学院“新”时代下的红色传承文化本科调研团于2月3日对徐…
广东海洋大学8名大学生深入粤北地区,探索脱贫大变化
2021年1月14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不忘出行向前进团队来到韶关市仁化县恩村,进行为期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探索恩村脱贫后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活动。初到恩村1月14日,调研团队了解到,恩村坚持…
脉搏实践队学习民间剪纸文化
探寻非遗脉搏宣传实践队选取剪纸文化作为对象进行主题宣传,队员们通过网上搜索、实地调研、询问长辈等方式来了解剪纸文化。经过一天的努力,队员们不仅学习了剪纸文化还了解到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存在形式,队…
感悟垃圾分类,护航绿色环保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周围环境…
探寻非遗文化实践队传承民间剪纸文化行动
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探寻非遗脉搏宣传实践队选取剪纸文化作为对象进行主题宣传,队员们通过网上搜索、实地调研、询问长辈等方式来了解剪纸文化。经过一天的努力,队员们不仅学习了剪纸文化还了解到了民间剪纸…
曲园学子寒假行——绿动不息实践团第一次线上会议顺利举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量逐年增加,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更多新型垃圾处理方式,绿动不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