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所呈现的激增态势与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上升空间有限的矛盾不断显现,“垃圾围城”正成为不少城市所面临的重大难题。鉴于此,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向资源化和减量化发展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路径,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的减量化是当前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激增难题的基本思路与主导方向。具体来说,垃圾分类是指生活垃圾在被收取前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装置,并投放于指定回收设施的行为。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学院“绿动不息”实践团在1月31日分为两支队伍,分别前往新疆沙湾县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展开调研采访。 1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绿动不息”实践团沙湾县的小分队前往新疆沙湾县帝都华庭小区展开实地调研。小分队成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了解到,帝都华庭小区附近的废品都由小区保安马先生在空余时间进行回收统一送去垃圾回收站。为此,小分队成员走进帝都华庭小区,对马先生以及小区居民进行采访调查。 首先,实践小分队队员来到帝都华庭小区,对正在值班的保安马先生进行采访。实践小分队队员就当下许多居民欠缺垃圾分类意识的问题向马先生进行提问。首先,小分队成员问道:“在回收废品时,有多少人愿意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保安马先生回答道:“这个小区有小部分的居民有分类意识,在倒垃圾时都能自觉的将可回收的垃圾放在一起,不可回收的垃圾放在另一边,有很大一部分的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差,在倒垃圾时,垃圾袋未扎严,垃圾漏出,导致垃圾箱附近常常充满垃圾的臭味。”小分队成员又追问马先生“该社区对垃圾分类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保安马先生回答道:“社区很少会来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在看到没有主动垃圾分类的居民也不会进行劝阻”。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帝都华庭二号楼前随机选择了几位居民进行采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部分居民们无法区分垃圾的类别,但他们真诚地希望社区能在这方面采取措施,帮助社区解决垃圾箱常常飘出臭味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居民是想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的。但是目前小区内的垃圾箱不足,没有实行垃圾分类的充分条件。若社区增加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活动,增设可回收垃圾箱与不可回收垃圾箱,并定时清除垃圾,那么该小区的垃圾问题将得到改善,环境也会变得更好。 1月31日晚,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绿动不息”实践团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小分队的队员在父母的帮助下获得了常在临邑县回收垃圾的李先生的微信,并进行了提问与交流。小分队队员通过微信聊天得知李先生通常在每天傍晚回收垃圾,并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还得知当地的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差,常常不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小分队队员与李先生达成共识,认为社区应构建全覆盖的垃圾执法与数字化监管体系,同时引进城管执法进社区,加强社区与街道城管执法部门的联动,支持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监督管理工作。具备条件的小区,可以在桶站旁安装数字化监测系统,抓取居民投放垃圾的图像数据,为物业工作人员进行可视化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另外,可以立社区劝导员群体,对不能准确进行垃圾投放的居民,社区劝导员首先上门进行宣传劝导,对经多次劝阻不改正的居民,采取相应的社区曝光、罚款等举措。 虽然垃圾分类是人们最容易践行的生态行为之一,但又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这不仅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措施,更需要每一名公民对法律法规及措施的落实。这就要求公民在觉悟上苏醒、在意识方面进行强化,还要求社会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生活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