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红色基地,传革命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高旭茹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追寻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色记忆实践队重访范长江故居,探寻共产党员、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红色文化基因,以下是实践主要内容。

2021年2月16日下午,红色记忆实践队来到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田家镇赵家坝的范长江故居,进入场馆后,队员在导游的引导下依次参观,先是范长江从小生活的地方——范家大院,大院承袭了川南民居风格,串架镶板结构。队员进入大院后,分别参观了范长江父母、祖父、大伯等人的房间,经过正厅堂屋,堂屋正中央悬挂“厚德载物”字样牌匾,故居西侧陈列了范氏家训,范长江从小在私塾三希书屋读书,在家风严厉的家族里长大,从事新闻工作后更是把“贪财索官”斥为“流氓作风”,认为“以稿为私”对社会影响最为恶劣。随后队员参观了织布房、灶房等房间,对于范长江成长环境有了更加熟悉的了解。

然后,在导游的引导下,队员又来到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在这里,队员了解了范长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为新中国新闻工作事业所做出的的巨大成就,场馆介绍了范长江的求学经历和新闻工作,他以优秀成绩考入内江县立初级中学,1926年春又考入四川省立第六中学读高中,1928年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为《晨报》、《世界日报》、《盖世报》、《大公报》等报社写稿。成为《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后,历时7个月考察中国西北地区,行程6000公里,足迹遍布川、陕、青、甘、宁等地,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只身犯险前往战地采访,为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详细信息,范长江前往延安考察,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自会见。为纪念范长江为新中国新闻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成立了“范长江新闻奖”,是迄今为止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

范长江求真求实,敢为人先的新闻精神与他从小的教育和家训家风分不开关系,在研究红军的性质和走向中一步步向共产党靠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新闻工作上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范长江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而在范长江一生的新闻工作中也始终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参观了范长江故居的所有场馆之后,实践队员顺利完成了此次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范长江故居,实践队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范长江的生平事迹,了解到革命时期的艰难岁月与一批批激情满满的革命人士,而且更加深刻体会到范长江身上体现出来的求真求实、严谨科学的新闻精神,感受到革命时期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创新语文课堂,品析语文之美(朝花夕拾队)

文以筑梦青春,学当躬身实践。又是一年三下乡,秉承着“趣味教学”的理念,怀揣着“教学相长”的初心,2023年8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界青少年中心带来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心灵手巧,手下生花(朝花夕拾队)

折纸是一项非常好玩又具有挑战的活动,它起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技艺。如今折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小时候孩子们就接触过许多的折纸,如纸飞机、宝船、千纸……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声,歌以咏志(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寄情于声,歌以咏志,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追溯汉字起源,品味神奇演变(朝花夕拾队)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追溯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神奇的演变过程,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笔,绘以抒情(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秦思雨)志愿者老师们的世界是由五彩缤纷的颜色组成,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色彩,2023年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讲诚信,守道德(朝花夕拾队)

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交朋友的前提,只有拥有诚实、真实的态度,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友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诚信是一种品德和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2023年7月26日……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美丽色彩世界,感悟艺术多彩魅力(朝花夕拾队)

人们常说:色彩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元素,从单调的黑白到斑斓的彩虹,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人们睁开双眼,阳光洒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色彩,无处不在,它给人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广东大学生走进连南,探寻“瑶寨”脱贫之路
为进一步了解连南千年瑶寨扶贫计划及进展,探寻其独特及保存良久的瑶寨文化,切身体会“政府+私企”合作模式下瑶寨的文化、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变化情况。1月24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赴清远连南开展为…
艺述社区|马头琴,来自内蒙的乡音
歌会、“村晚”、观灯、做美食……喜气洋洋辞旧岁,张灯结彩贺新春,天山南北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而在内蒙古春节晚会节目单中,“马头琴演奏”从未缺席。今天,让我带大家走近这传承着蒙古族乡音的乐器——…
广东大学生走进坝仔村,探寻“无人菜摊”
为切实了解清远鱼坝无人菜摊的风俗,加强对其来源及历史文化的理解,切身感悟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月20日,寒假返乡调研社会服务实践队木易舍予山风队赴清远市禾云镇坝仔村进行相关实地调研。调研采取多…
打卡红色基地,追忆红色文化
实践队参观范长江故居…
河南工业大学“博学笃志”团队2021年第三期简报——走进故里
为进一步响应高校关于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教育活动的深入展开,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中“博学笃志”小组成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学习、继承、发扬先辈的红色革命精神,小组部分成员借助家乡优秀红…
“实鼠不易 牛转乾坤”实践队队员赴花溪烈士纪念广场缅怀先烈学习革命精神
1月3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鼠不易牛转乾坤”实践队队员在花溪烈士纪念广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学习,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坚定了为人民福祉奉献青春,奋斗一生的信念。纪念碑周围树木葱茏,一旁…
“化学色彩,遍布校园”青农大“锌”火相传实践活动
“化学色彩,遍布校园”青农大“锌”火相传实践活动1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卢浩等赴诸城大队前往百尺河初中开展“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玄妙入神的化学“魔术”,近距离感知化…
青农大“锌”火相传实践活动:融入万千“锌”火,领略化学神韵
青农大“锌”火相传实践活动:融入万千“锌”火,领略化学神韵1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于皓杰等赴诸城大队前往百尺河初中开展“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喜欢化学,爱上化学。培根曾经…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仰望英雄纪念碑,我仿佛听见了黄河的呼唤,感受到了那上天揽月的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贾学敏开展“细观家乡变化,传承优秀文化”的实践活动
玉鼠追冬去,金牛送春来。随着辛丑牛年的款款来临,为在节日的喜庆中切身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贾学敏个人实践队在2021年2月10日至2月16日开展了“细观家乡变化,传承优秀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