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推麦谷;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为了在节日的喜庆中切身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感受源于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求真务实实践队展开社会实践,在家乡积极参与春节文化活动,深入体会春节文化内涵,探寻中华民族的节日、年俗、风土人情,在实践体验中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在除夕夜,小孩子们总会吵嚷着去放烟花,各式各样的烟花在夜晚的空中绽放,在这团圆的夜晚一家人享受着这美好的视觉盛宴。
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是指农历腊月三十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所吃的晚餐,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像如此这般重要的一顿饭,不仅得要美味,更要注重所传达的美好寓意:一家人将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吉祥发财。
在北方,要说这年夜饭里最重要的菜那必须是饺子,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饺子一直是除夕夜里餐桌上的重头戏,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存在。“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除夕守岁时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其中“子”为“子时”,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有新旧交替之意,寓示着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要说还有一种食物,也是每年春节必有的,那就是鱼,“鱼”代表“余”,人们在过年期间讲究好意头,所以基本上是不会全把它吃完,这便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在吃鱼时会留下鱼头和鱼尾,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其实不论吃什么,讲究的从来都是希望一家人在这新的一年里能够团团圆圆,大吉大利,顺风顺水地,用食物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讨一个好彩头,也正是因为这些有趣的传统习俗,才使得这个年,变得更有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对联也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实践队员发现,除了贴福字,在家乡好多人家还会在家里贴年画,挂灯笼,将家里布置的年味十足。
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细心观察深入体验了春节的传统习俗,从中体会到春节的内涵,它不是日历上的一个数字,而是一家人团团圆圆、阖家欢聚的亲情,是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与祝祷。与此同时,求真务实实践队的成员们也希望能借此机会,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记录节日中美好的点滴,引导大家尊重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3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