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地旅游助乡村振兴,百花兴义尽绽放

来源:贵州大学农学院 作者:科技支农队

兴义市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贵州省四大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冬少雪,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名,连续三年获得最宜居城之称,2021年上榜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位居全国第七,贵州第一。兴义市以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永久会址与举办地的特殊身份而被人们熟知,山地旅游极大的推动了兴义的经济文化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中也会起到主要作用。

徐霞客笔下的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正是兴义这片“磅礴数千里”的“西南奇胜”万峰林,地处马岭河峡谷的中下游,峰林从云贵高原边沿成扇形展开,其山势不高,然而林立的峰笋比肩接踵,可谓是“万峰成林,群峰成景”。登高远望,青灰色的峰林屏障与黄绿相间的万顷田园交相辉映,整个万峰林以它世外人间般的田园风光,刻画成出云贵高原上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兴义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还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难题。同时万峰林还是布依族的聚居地之一,八音坐唱更是传遍四方,万峰林的美景与布依文化是兴义发展山地旅游的特色,布依文化也因山地旅游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兴义市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山区特有的生态环境,是诸多珍贵中草药的适生地,也为石斛仿野生栽培孕育了特殊的自然条件。从2019年起,按照省、州、市部署,乘着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兴义市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加快推进石斛产业发展,为群众稳步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结合喀斯特地貌,种植石斛并且利用石斛花期的错时,形成了独特的石斛与峰林相遇奇景,既保留了石斛的原生态种植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外,兴义市的贵州醇酒厂因2000年研制出中西合壁的新型白酒“奇香贵州醇”,厂区故名“奇香园”。奇香园既是一个酒厂也成了一个景区,一条绿色走廊环绕在兴义市区南郊的群山之中,既有观厂区也可赏生态,可驱车,可步行。园内葡萄、桃、李、梨、柿、板栗、橘、黄果及杜仲、松树、杉树、海花、樱花等遍布山野,不可胜数,其中尤以千亩樱花园慰为壮观。春之景,落樱缤飞;秋之景,绿意荏苒,更有夏凉冬静之独特。纳灰河为奇香园风景区的中心,河畔聚集着奇香园内著名的景点,沿岸有奇香楼、糊涂桥、龙潭瀑布、钓鱼亭、通灵阁、红梅坝、松林桥、盼雨亭及千亩樱花园和果、林园等16处景点。“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放眼河道,小坝如锁,水平似镜,小舟轻漾,鱼戏浅底;若是晨睛日出,朝阳映波,烟霞万状,诗情诗意随景而生,令人赏心悦目。小儿乐,黄发笑,人生之景趣意盎然。“园中八中学子返乡助脱贫,清华北大齐相争”。兴义处处是美景,得天独厚的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悠久的布依文化让人沉醉,山地旅游来兴义,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岳麓实验中学实习队观摩公开课

(通讯员杨美琪)为深入了解中学课堂教学实际,提升实习队员教学技能与实践水平,4月3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岳麓实验中学实习队在科技楼二楼录播室参与公开课观摩活动。此次公开课…… 杨美琪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岳麓实验中学实习队首次授课

(通讯员符媛圆郝轩跃)经过两周的沉浸式教学观摩与集体备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岳麓实验中学实习队于3月31日下午完成首次授课。岳麓实验中学高一政治教师郑桂芬及实习队部分成员参与…… 符媛圆 郝轩跃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走进黄河
2019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挖掘黄河底蕴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习黄河,从你我做起
2021年1月26日下午四点,水资源学院纪检部社会实践小队召开了线上会议,就寒假社会实践的展开进行了安排与分工。在会议上,各负责人目标坚定,分工明确;同学们积极参加,踊跃发言,为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了良…
保护黄河,我们一路前行
2021年1月26日,水资源学院“黄河文化传承队”正式开展了寒假探寻黄河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水资源学院实践活动的正式开始,队员们都提前了解了相关黄河流域文化以及流经省份的相关资料,明确了实践的主题与方…
结甜蜜之果,助推产业扶贫
2021年寒假期间,农学院科技支农队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开展了线上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石义艳在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通过云实践,积极了解本村产业扶贫进程。陡寨村是西山镇侗族聚居的一个小村落,位于西山镇…
黄河文化,奔腾不息
“择水而居”成就“两河文化”。大河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依河而生,自山而下,向者太阳的地方去,追寻光明,华夏族由中原向四方扩张,拓地五千里,传播文明,积极进取,改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步。…
入户走访暖人心,脱贫致富好帮手
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科技支农队实践队员张克熙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对下江政府扶贫工作者张飞勇进行扶贫工作的相关访问。访问中得知,下村入户走访贫困群众是张飞勇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之一,几乎…
疫情期间,藏在微信群里的温暖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全球人民一起抗战疫情,共同奋斗。我们从始至终都坚信“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我们可以”。疫情期间,我们也…
器以载道,器以藏礼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
红色赤水,滋养心灵
“四渡赤水显鱼水情,赤水印迹传正能量”。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因神秘而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而真正让赤水名扬中外的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赤黄的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