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新思想,共度小康年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心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确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制定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摘帽”标准,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制度,加强金融扶贫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合力扶贫,以确保“两个确保”的目标如期实现。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
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诸多实举措、硬政策。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22个中西部省(区、市)的一把手与中央签下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精准扶贫,各地在行动。“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通过对问卷进行仔细分析,我们了解了国家扶贫的各项措施及贫困户现状,了解到了国家未来的扶贫发展及现在的不足,总结出以下几点:
1.脱贫不但要看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2.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弃。
3.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4.很多方面国家做得很好,但还有少数贫困户抱着靠政策给的优惠待遇,免强度日,不热爱劳动,好吃懒做。
在这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中,我深刻的体验到了习总书记的话“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当今中国发展传统农业最多可以脱贫,但想要真正致富,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要引进新产业、发展服务业。 然而要扭转村民们的观念却并不容易。在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基层的扶贫干部在切身体验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户致富为了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而费尽心思,为了动员青年返乡创业,基层干部辗转多地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返乡创业的政策非常好。
脱贫带来的建设发展有很多,但也仍需要我们自己努力。扶贫是长久的事,是政府的事,同时也是群众自己的事,政府部门应该发现问题,一步步完善政策,民众更应该积极了解,积极配合,努力奋斗,在政府与自己的共同努力下脱贫致富。只有这样,精准扶贫政策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走向富裕。
另外,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涉及到土地开发、利用和资源配置上,不能盲目冒进,不能单一地 追求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项目,同时还应兼顾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做好科学规划,决不能以脱贫致富为目的而 私开乱挖、毁坏地形地貌、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决不能为了当前脱贫摘帽的目标而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确保扶贫 攻坚与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既要顺利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又要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0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