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展“返家乡”沿黄“河小文”文化寻访社会实践活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国教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照团省委开展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调研团队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领导工作,本着深度筹划、科学管理、创新寻访、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增长见识,修身养性,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着眼社会全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情系水源,心系文遗”实践团队开展了社会实践线上动员大会。会议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要求,强调要把活动落到实处,抱以真实求学的心理和谦虚有礼的态度,注意实践的可行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和合理性。

本次会议,针对安全问题作出特别强调,要求在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注重文化寻访所带来的实质性效果,深刻领略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团省委文件部署,以公益性非遗展厅、非遗体验基地、博物馆、景区为依托,组织学生进行研学交流,开展非遗展示交流活动。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已开展的社会实践内容有:

1.千年关林,千古信俗—关公信俗

“关公信俗”属于中国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也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千百年来,关公的忠、义、仁、勇、信等形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典范,关公文化已积淀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深入挖掘关公文化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宗教价值,也是对关公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大突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情系水源,心系文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庙进行文化寻访,在寻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实践队讲解了关公信俗的兴起、产生与发展,使广大青年学子更多的了解到中国非遗文化,并将其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学习关公文化“忠义仁勇”的精髓,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国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文化认同感。

2.春潮漫卷,风雷激荡—霸王鞭

“情系水源,心系文遗”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董寨村展开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霸王鞭”的调研学习。霸王鞭的传承人董老先生介绍到,霸王鞭的表演有多种类型,滑稽风趣,行步轻快,舞蹈跳跃,生动活泼,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霸王鞭的打法上千变万化,节奏鲜明,幽默诙谐、引人入胜。尤其在农闲、节日时,这种健康轻松活泼的表演给人以欢乐的享受,同时增加了节日的气氛,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董老先生说道:“我的任务就是把霸王鞭发扬光大,带领更多的现代年轻人学习与传承非遗。”

3.名吃名食,百年传承—马御兴桶子鸡

在华夏大地上,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这片黄土的每一个角落。在有着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有令人垂涎的山珍,也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味品无时无刻不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此次实践队员来到了河南省开封市马豫兴桶子鸡总店,与杨师傅沟通了解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豫兴桶子鸡,它的由来和传承。在有着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开封古都里,非遗传承者默默守候着百年不变的味道,传承着这百年历史的非遗,守护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使其在时代的进步中愈加光辉夺目。

4.宫廷御膳,唇齿留香—老卫全美传统手工糕点

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老卫全美传统手工糕点店进行学习寻访。全美老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已有百余年历史,创始人是店主卫全发的祖父卫荀喜。卫荀喜先后去过江苏、北京学习制作糕点,定居开封后取名“全美”寓意十全十美。在与卫老的交流当中得知:卫老继承后在不断的实践和广泛交流中,独创了多种整套具有独特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在原有糕点基础上汇总出 “汴梁三糕”、“汴梁三酥”、“汴梁三饼”、“全美老月饼”等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糕点。糕点用料考究,技艺精湛,又独具宫廷御膳风格,其色泽、风味都有独到之处,备受中外顾客青睐。

青年一代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未来,在呼吁唤起“文化觉醒”、倡导“文化自觉”等背景下,青年一代更应挑起大梁,扛起责任,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发扬非遗,传承非遗,将其传播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知难而坚守,情系文遗吟”调研型社会实践队了解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正确把握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与青少年研学交流的方法,认识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与青少年相融合的重要机遇,在实践中加强对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认知、学习,使黄河非遗文化渗入青少年的思维,给黄河非遗文化注入新生的活力。同时,更好的使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组织协调事物和创新意识,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交流中受到感染和体验,锻炼能力、收获新知。

据悉,团省委开展万名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活动结合百万青年沿黄生态产业发展协作行动“七个项目”(“河小青”“河小识”“河小二”“河小企”“河小文”“河小社”“河小团”),突出环保宣传、文化寻访、产业调研、志愿扶贫等重点,引导青年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家乡周边沿黄社区、乡村、企业事业单位等开展活动并形成实践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会计二班青年马克思实践小组开展第一次活动

2024级会计二班开展青年马克思实践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视频(通信员杨俊杰万昊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最新发布

兴于产业,不困于穷
兴于产业,不困于穷在2020年,我们虽然面临着疫情中残酷的风雪,但我国全面实现脱贫的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产业扶贫政策是众多扶贫政策中的中流…
关于一些地区疫情防控的调查分析
关于一些地区疫情防控的调查分析□杨颖(生命科学学院1901班)【摘要】2003年,一场可怕的疫情——非典,席卷中国。大街小巷,弥漫着的是浓浓的消毒水味儿。无数的隔离间,断了货的消毒液…….那真是个黑暗的时…
青岛农业大学美食文化区域调研团开展线上家乡美食搜集社会实践活动
美食是一种味蕾记忆,可以让人们心情愉悦。而每一种食材也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如同春华秋实,四季更替,生生不息~~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独特的美食,今天美食文化区域调研团为大家带来了我们家乡的美食介绍~~…
感恩回馈母校 弘扬石大美名
感恩回馈母校弘扬石大美名——中国石油大学招生宣讲小分队长治二中之行2021年2月1日下午,中石大长治二中宣讲小分队一行四人,来到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开展“寒假母校行”宣讲活动。此次宣讲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
疫情防控战斗,青春逐梦相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家领导人正确带领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下达命令,所有疫情必须公开化、透明化。好消息每天都有发生,每个人都在努力,尽显着中国力量,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2021年寒假期间开展…
服务我们家乡,温暖整个寒冬
为了美丽村荣村貌,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2021年1月21号,受疫情影响,心心相印志愿服务队展开了一次网上云组队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队员们首先在网上一起确定了活动的主题,探讨活动内容以及确…
心系文遗,实践启航
大学生活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逐步学会适应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增长见…
疫情之复产复工 锦鲤小队在其中
随着疫情的好转,各地的复工复产工作也一一得到落实。为了更好地响应复产复工,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锦鲤小队在各自的家乡参与到其中。2021年2月19日,锦鲤小队的队长滕梦瑶同学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魏钰霄(生命科学学院1901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
崇尚先进,学习先进
□王子怡(生命科学学院1901班)【摘要】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