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珠玑古巷,扬姓氏文化,探乡村振兴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作者:张尹霖,赖怀冰

大学生网报韶关2月26日电(通讯员 张尹霖 赖怀冰)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学习总结乡村为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成果经验。调研位于珠玑镇的传统文化旅游业与扶贫产业的有机结合,从传统文化旅游业的角度寻找乡村振兴的发展路线,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珠玑姓氏文化。2021年2月17日,青春纪行实践团来到了位于珠玑镇的珠玑古巷,进行第一站的调研活动。

珠玑古巷号称“广东第一巷”,是为广府人的发源地的,作为岭南交通要道——梅关古驿道上的珠玑巷,因此曾盛极一时。珠玑古巷始于宋代南迁,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当天下午,队员们在珠玑古巷舞狮负责人周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珠玑古巷进行实地调研采访。

图为参观广府人家训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尹霖 供图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广府人家训馆,映入眼帘的是广府人家训馆浓厚的历史与时代气息,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从珠玑古巷的起源到姓氏文化的起源到姓氏名人故事再到姓氏家训,队员们畅游在姓氏文化的海洋中,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与引导,队员们了解到了珠玑古巷得名于“七世同居”,了解到了珠玑人民三次南迁的故事,欣赏了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了解到了各姓氏大族的姓氏家训,队员们对珠玑姓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为舞狮馆日常训练。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尹霖 供图

随后,队员们跟随周先生到达珠玑古巷内的舞狮训练馆,舞狮训练馆内锣鼓声阵阵,舞狮队的队员们正在舞狮台上训练,南狮文化也是珠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师傅一遍一遍的传授舞狮的动作与技巧,教授的是舞狮动作,传承的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珠玑村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下形成了独特的姓氏文化,村内建设大量的祖宗祠堂,每年都有大批外地寻根问祖的游客前来。珠玑村也很好的了用姓氏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通过珠玑古巷的姓氏文化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同时通过珠玑古巷的影响力辐射周边,带动周围经济产业的发展形成龙头效应。通过对于当地旅游业项目负责人陈先生的采访了解到依托于姓氏文化发展游学产业,为游学学生提供姓氏文化博物馆学习,以及参观祠堂和舞狮表演游历珠玑古巷。同时还有特色姓氏文化产品,姓氏茶等。

图为珠玑古巷中。通讯员 大学生网报张尹霖 供图

姓氏文化源于乡愁的本质,寻根寻是什么?寻得是家。从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到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这些寻根之地都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本能,回到最深层的家和最原始的家。虽然由于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许多历史早已模糊,但是还保留着乡愁的本能。对家乡的追寻,是我们的文化长盛不衰的源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5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开展“党员寻访老党员”之“青春的颜色”专项行动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月1日讯】(通讯员:李莹)一百年风雨同舟,一百年励精图治。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勤恳付出、服务人民的原则,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薪火相传,迈入21世纪…
平凡有光,破“疫”同行 ——理学院学子对话防疫志愿者
(通讯员:龚圣博)为深入了解防疫志愿者事迹,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感悟榜样的精神力量。2021年2月4日至20日,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学生会成立“采访小蜜蜂”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
中石大学子走进韩庄头村调研豆腐皮传统工艺
2月3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立春,为响应中国石油大学社会实践号召,实践队员决定前往肥城市韩庄头村调研“韩庄头豆腐皮“传统工艺。豆腐皮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参观产业园…
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探寻乡村振兴的发展路线
大学生网报韶关2月26日电(通讯员张尹霖)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贯…
欢度春节,孝敬父母
寒假期间,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在队长带领下积极参加劳动,对此感触很深。家里的劳动一直都是母亲在操持,很少主动帮助母亲分担过劳动,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主动提出帮母亲分担家务活,和…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3)
理解父母,与世界和解——《你好,李焕英》观后感(3)理解父母,与世界和解。对很多人来说,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如我们回忆地那样美好。亲子之间互相不理解乃至反目为仇的故事,古皆有之。人和人之间的仇恨,…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2)
戏中人的故事,戏外人的故事——《你好,李焕英》观后感(2)戏中人的故事,戏外人的故事。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没》有轰天炸地的特效,没有庞大魔幻的设定,没有俊男美女,是2016年小品的电影版,甚至都没有…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天底下也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讨得父母的欢心,只是,很多时候,儿女们一直被父母之爱所包围而不知觉,父母…
山大“化若颜草”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开展第一次工作会议
1月13日20时许,为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工作,山东大学“化若颜草”社会实践团队召开了第一次线上团队会议。整个会议由队长李雪祺主持,全体队员参与。会议伊始,每个队员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队员之间…
“疫”路顺风调研队社会实践感悟(四)
常言道:“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不应该只是畅游书海、汲取知识,更要将一身所学付诸实践,因此,我参加了第一次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庚子初春,疫情席卷华夏大地,肆虐九州,但中华民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