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此外,清明节前后,青岛有放风筝的习俗。“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儿童都结伴到山间、田野上,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尤其是闺中女子,所以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中国的放风筝习俗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青岛还有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
清明节黄河三角洲各地孩童们还热衷于“碰熟鸡蛋”,也叫“斗鸡子”。小伙伴们凑到一块相互碰鸡蛋,蛋壳破者为负,不亦乐乎。据老人介绍,“斗鸡子”之习俗源于古时多日的禁火寒食,因为煮熟的鸡蛋是度过多日寒食的理想食品。
常州人清明节一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馆的糯米大团子。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