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即将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之际,二零二零年一月,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水漾建城团队在该学院教授带领下追溯人民渠等沟渠的产生历史,探访其发展现状,顺利展开“探索都江堰河流网络,寻访人民渠前世今生”社会实践活动。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是诗人李白曾对古时水旱灾害严重的成都平原惨状的写照和感叹,而在精通水利的李冰带领当地人民的努力下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彻底解决了岷江的水患,农田得到灌溉,川西农业得以发展,成都平原成为当今富庶的“天府之国”。
团队成员走访前对人民渠进行了一定的资料收集,了解了人民渠的基本情况,并制定打印好纸质调研问卷,规划走访调研流线;之后成员沿着人民渠干流调研其流向与流量,并在此期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者采访的形式向周边居民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了解情况及人民渠对当地生活产生的影响。
随后水漾建城团队成员与人民渠管理一处与二处相关人员沟通交流中了解到: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使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作为都江堰两条“高速水路”之一的人民渠原名官渠堰,是都江堰扩灌工程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因此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称。从1953年开始修建一期,至1974年共修建七期工程,其中一至四期干渠渠道长度为89.6公里,蒲阳河一清白江渠道长度为105.8公里,前进渠渠道长度为3.03公里,灌溉成都、德阳两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郫县等共10个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231.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2.29万亩,并承担着灌区城乡生活供水、工业供水、水力发电、生态环保供水以及向下游丘陵灌区200多万亩农田灌溉输水等多项输供水任务。在收集资料和相关人员的了解下可以得知在整个西南地区的成长繁荣的历程中,人民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活动中团队问卷和采访的数据中发现当地人民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耳熟能详但对人民渠本身和其灌溉体系了解较少,多数人对其发展更是未了解考虑过。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对居民与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交流学习,团队对人民渠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团队将通过各类渠道宣传呼吁并带动周边人了解都江堰市灌溉体系,挖掘其中的价值,学习古人的智慧,从而激发都江堰人民“灌城水色润天府”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水乃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对水渠及其灌溉系统的了解调查十分有必要,而对于城规学子来说,本次活动意义非凡,帮助着同学进一步了解并爱上这座城市的一山一河、一草一木,树立起“守护自然,共谋发展”意识与责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水文化的传承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时响应号召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路上走得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